第74章 庇护所 (第1/2页)

山崖底下寻找到水源的可能性比较大。 一般来说,山涧、洼地和悬崖下都容易有水源冒出,两人一路走过来暂时还没有发现。 除了地势,还有植被的生长方向。 两人寻着植被最旺盛的方向往前走,耳朵在时刻关注着有没有传来蛙叫,鼻子也没有休息,如果能闻到土腥味,说明就离水源不远了。 穆奚走在前面先发现了少许踪迹。 越往前走,发现许多大石头下都长出了青苔。 赵叶青乍一看还以为是地衣,仔细一看才发现确实是苔藓。 地衣和苔藓都是紧贴附着在石头地表和树干上生长的,远看着确实很相似,都是绿绿的一片,不同的是地衣耐寒耐旱,苔藓则是喜爱湿热的环境。 和植物都有趋光性一样,地上的苔藓像箭头一般,指着水源的方向生长,两人往前走了不到两百米,就听见了水流击石的声音。 靠近水源的地方植物都比较茂密,两人清理了一路的比人还高的杂草,终于拨开在一片芦苇丛后看见了水源。 这处水源是从山崖崖壁上涌出来的,像开水龙头一样,悬空垂直落向地面,在落点处有一个圆坑,约有近一米深两三米宽,想来是长年累月滴水穿石形成的。 水流不大,水坑向外溢出形成的小溪正缓缓往前流去,水流宽度不到一掌,可能因为最近太热了,从溪流的凹陷来看,平时的水量应当是现在的十倍以上。 这里处在水源的上游,水质最为干净,不用担心喝到动物的洗澡水。 赵叶青举着水壶接住了山壁上落下的水,把空了一半的水壶重新续上。 穆奚把附近都转了一圈,没有发现有动物的足迹,“今晚就在这里过夜吧。” 他把这一路上都做了标记,等到返程的时候还能找到方向。 两人要过夜,最好是建一个简易的庇护所,不然谁也不能保证睡着睡着,脸上和身子上会不会多出来毛毛虫蜘蛛或是鸟粪。 庇护所只需要做一人大小,两人总有一个人需要坐在外边守夜,因为坐在庇护所里会有视野盲区。 穆奚的工具里有便携的小刀小斧子,三两下就砍了两棵树,赵叶青认出来是昨晚拿来做弓的那种,不过手臂粗细,左右各砍两斧子,用手一掰就下来了。 临时的庇护所做起来不难,以前爷爷在山上过夜的时候也会用掉落的树枝做。 这一片的地面要把杂草清除干净些,才不会有蛇爬过来,也避免一会生火的时候引起山火。 穆奚负责割草,赵叶青把地上的残枝枯叶收齐起来一会当燃料。 弄得差不多,穆奚就开始建庇护所,赵叶青在附近看看有没有吃的。 把两棵树树干劈成四段,对着斜插在地上搭成两个三角形,顶端用绳子固定起来,绳子是昨天搓树皮做弓弦的时候剩下的。 三角和三角之间隔了两米长,顶上横一根梁木。 梁木边缘还需要一些木头支撑树叶,才能把墙搭出来。 穆奚又砍了一棵树,竖着从中间劈开,再劈开成四个长条,再砍成八段,搭在两面底部也插进泥土里固定好,只是为了做叶子墙所以不需要太多承重,细一些也可以。 骨架搭好,就需要做墙了。 就地取材,这一片有水源,气候温暖湿润,附近长了不少棕榈科的植物,棕榈的树叶很宽大,是最适合用来搭建庇护所的材料之一。 棕榈科植物的叶片像一片羽毛,中间的茎秆粗粗的,两边对生着很多细长的叶子。 把两三大张叶子从中间劈开,再重叠在一起,几层叠加起来,中间的缝隙就会被填满,这算是做好一片瓦了,再把叶子瓦盖在庇护所的骨架上。 按照这种方法,每棵棕榈都被薅掉了大半叶子,庇护所才终于建好。 赵叶青拿了弓箭出来找食物,没敢走远,只顺着穆奚刚才检查动物足迹的路径寻找。 两只豹崽子见到穆奚开始干活就不粘着他了,马上跟在赵叶青的屁股后头。 水源附近多少都会有动物过来喝水,更何况的天气热的异常的时候。 没看见脚印,也可能因为地上有草而且在这附近喝水的动物都是小型生物,例如蛇野鸡和兔子,就不会留下太多痕迹。 走出了十多米远,赵叶青就不再往前了,她是以穆奚那边为中心在周围十米左右的寻找,保证能相互支援上,而两只小家伙早就不知道窜到哪棵树上了。 她害怕有蛇,眼睛时刻注意着脚底下,有些小青蛇用棍子打草也不会被惊走,慢慢悠悠的游动,只要不踩到它也不会咬人,颜色和草地融为一体就需要特别注意。 一直盯着地上,没见到动物,倒是被她发现了别的食物。 赵叶青瞥见靠近崖壁的地面上,有一棵藤蔓蜿蜒生长,叶子是心形的,叶片已经有些枯萎了,藤蔓上还有长成一串的绿色种子。 她眼前一亮,是一棵野生山药。 野生山药在九、十月份叶子就会出现枯萎的情况,这就是收获最好的时候。 赵叶青抓起藤蔓,顺着找到根部,从地上找了一块手掌大的薄一些的石头用来当铲子,对着根部就开始挖。 山药扎根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