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还要求沿海地区成为永久自由贸易区,英国商人在华的贸易不受当地政府的任何限制。

这条件令太平天国负责谈判的洪仁宣十分为难,谈判最终陷入僵局,那批武器以及两艘战舰便被暂时扣在了上海,并未如期交付给太平军。谈判虽然陷入僵局,但太平军和英法联军的军事准备却在加紧进行,准备对天京和上海之间的清军发起联合进攻,打通天京至上海的生命线。

****

1857年2月,石达开首先动手,亲率四万主力出安庆北上,摆开架势大举进攻桐城,九江的曾国藩获得消息大喜过望,立即让乐骁勇的闽浙绿营主力以及左宗棠的两千楚勇折道返回皖南,完成对安庆的合围。

2月中旬,对安庆的合围完成,湘军开始发动猛攻,曾国藩守下大将罗泽守驻守九江,自己仅率五百亲赶往安庆城下亲自督战。

第二章 剿匪

曾国藩的一时冲动,亲自前往安庆前线督战,却阴差阳错地救了他一命。

1857年2月15日,石达开率领一万精兵突然出现在九江城下,趁夜通过秘密地道杀入城内,湘军大将罗泽南差点在睡梦中被杀,最后还是躲在床底下才侥幸逃过一劫。四千余湘军几乎没有做任何抵抗,便被杀死在睡梦中,只有数百名当值守城的士兵侥幸逃出。

太平军一举攻克九江,不但获得了大量粮草物资,还缴获了城中堆积如山的军械弹药,曾国藩刚刚从武汉军械制造局运来的一千支火枪和数十万发弹药悉数落入太平军手,这些可不是普通的武器,落入太平军手里是足以给湘军造成致命威胁的。

消息传来,曾国藩捶胸顿足,当场昏死在地。

九江可是发逆经营多年的大本营,湘军攻占之后也加强了九江的城防,并在城里屯积大粮物资,以为征剿发逆之大后方。眼下居然被发逆一举攻占,就好比一下子砸断了曾国藩的脊梁骨啊,围困发逆的大好局面转眼间便付诸东流。

获悉太平军一举攻克九江,奉命死守安庆的太平军将士却是士气高涨,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斗志,在石祥祯的率领下和湘军展开了殊死巷战,湘军几乎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

2月16日,曾国藩以为,以太大代价攻取安庆已经毫无战略价值,遂兵分两路,一路由曾国荃率领退往江西南康,一路由曾国藩率领退往湖北武穴,开始拦江布防,转而防御太平军即将到来的第三次西征。

至此,大清王朝对太平天国的围困首先从西线土崩瓦解。

****

时间如梭,转眼间来到了57年的2月,湘楚军校里的学员们已经集训了整整四个月了,在秦汉的严格训练下,学员们基本掌握了各项基本军事技能,无论是队列、射击还是纪律都和秦汉预期的相差不远。

除了思想上的差距,在秦汉看来,这些学员跟未来世界的士兵没有什么差别。当然,这些学员都还是新兵蛋子,无论军事技能再怎么出色,也算不上真正的士兵,只有当他们经受了战火的洗礼之后,才会成长起来,成为一名真正的铁血士兵。

薄薄的晨曦里,秦汉屹立如柱,使劲地嗅吸一口早晨的清新空气,学员们已经排成整齐的方阵唱着嘹亮的军歌从宿舍里走了出来,进行每天例行的早操。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

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

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

我们祖国鲜血遍地,

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

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

公民们,武装起来!

公民们,投入战斗!

前进,前进,万众一心,

把敌人消灭净!

萧嫱把法国的马赛进行曲翻译过来,教会了学员,成了湘楚军校的军歌,看着学员们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精神,秦汉十分满意,等时机成熟了,给他们换上全新的军装,再剪掉脑后的辫子,马上就是一支全新的武装了。

但现在,显然还不是时候,现在还缺乏舆论的引导,将近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已经将中华儿女驯化成了愚民、顺民,要让人们接受新思想、新思潮还需要刻意的引导,一想起这件事,秦汉就感到时不我待。

现在的中华大地,就好比暗沉沉的夜晚,看不到一点光明!

秦汉要做那一颗唤醒民族魂的火种,将会面临超乎想象的困难和艰险,想起原来世界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曾经有多少中华儿女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