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 (第1/4页)

停顿片刻,左宗棠才接着分析道:“这就要了俄罗斯人的命了!他们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人口本来就不多,防御空虚也就不足为奇,但骑兵师如此毫无节制地掳掠,极可能引起整个俄罗斯民族的公愤,一旦引发俄国和中国之间的全面决战,可就因小失大了。”

秦汉道:“是啊,现在还不是和俄罗斯人全面决战的时候,俄罗斯人的实力其实远不止他表现的这样拙劣,否则在1812年也无法击败如日中天、统一了整个欧洲的拿破仑!俄罗斯人强大的军事实力,实际上是被他辽阔的国土给分散掩盖了,一旦其所有军队集结于一地,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左宗棠道:“卑职深有同感,单纯以兵力计算,我国陆军仅有15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外加6个炮兵师,总兵力尚不足30万人!而俄国呢,光远东军区,就屯驻了23万大军,这还只是次要战场,在关乎俄罗斯人根本利益的欧洲战场,俄罗斯人的军队保守估计都在100万以上!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一旦大军压境,卑职担心……”

秦汉夷然道:“季高也不必过于担忧,俄罗斯人固然强大,但他们一样存在诸多困难,要想集全国之力与我国进行决战,至少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毕竟,俄罗斯的传统利益始终是在欧洲,而不在亚洲。不过,还是有必要敲打一下孙子义,骑兵师的行为还是不要过激为好,以免过度刺激老毛子的忍耐力。”

左宗棠道:“卑职也就是担心,其实退一步讲,就算俄罗斯人寻求与我国决战,我国也未见得怕了他!俄军虽然庞大,但也只是庞大而已,如果缺乏足够的后勤保障,兵力上的优势只能成为他们的劣势。”

秦汉神色一动,忽然说道:“季高提醒得好,你这么一说倒让我忽然有个想法,与其劳民伤财将铁路往北修建到蛮荒不毛之地,倒不如往西延伸,一直修到俄罗斯人的腹地去!随着俄罗斯远东方面军的覆灭,俄国人丢失西件利亚和远东的大片国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既便不在鄂毕河修铁路切断俄罗斯东西部的联系,俄军的势力也很难再进入西件利亚以东地区了。”

左宗棠一点即透,失声道:“大总统的意思是,趁着俄国人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欧洲之际,一鼓作气将铁路修到俄罗斯腹地,直至乌拉尔山脚下!然后凭借铁路的强大运输能力,将俄罗斯人的影响力限制在乌拉尔山脉的西侧,这样一来,西件利亚和远东甚至是中亚也就成为中国事实上的国土了。”

秦汉抬起头,默然地盯着窗外黑乎乎的旷野,说道:“这还只是个初步的设想,肯定不够完善,肯定存在诸多弊端,我们好好议议,看看究竟存在哪些弊端,而这计划一旦付诸实施,在现阶段,我国我军是否承受得了这个压力?”

左宗棠击掌叹道:“大总统,以卑职看来,这个计划的首要前提就是塞米巴拉要塞!如果要实现在乌拉山一线和俄军的相持,就一定要将塞米巴拉修成我国西部最大的物资中转站,以支撑这场可能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秦汉道:“这只是一个方面,其实我最担心的,是俄罗斯人的心理承受底线!毕竟,现在我们只是派出了游骑进行烧杀劫掠,这和我们成建制的步兵军团出现在乌拉尔山脚完全是两回事。”

左宗棠忽然说道:“大总统,是否可以让外交部的人出面,照会普鲁士的俾斯麦首相,让普鲁士加大对波兰的胃口,以有效地牵制俄军兵力?”

秦汉摇头道:“这事不能指望外国人,国与国之间从来只有利益的结合!普鲁士人只会从本国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绝不会为了我们中国人的利益让他们的士兵去流血牺牲。这仗真要打起来,普鲁士人不在暗地里卖给俄罗斯人武器就已经是万幸了。”

第十一卷 对外扩张 第七章 溃败

杨科维奇透过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前面静悄悄的河谷,浓眉已经拧成一团,这河谷太安静了,安静得近乎诡秘,甚至连飞禽走兽都寥寥无几。作为有着二十几年军龄的老兵,直觉告诉杨科维奇,前面的河谷一定有问题。

杨科维奇轻轻地举起右手,身后缓缓跟进的大队骑兵立时停止前进。

副官勒马轻轻靠了上来,问杨科维奇道:“司令官,有什么问题吗?”

“莫斯托洛夫,你不觉得这河谷过于安静了吗?”杨科维奇放下望远镜,深深地吸了口闷热的空气,“安静得让人心慌。”

莫斯托洛夫神色一动,霍然道:“经司令官这么一说,卑职也真觉得有些反常,不过侦察兵回报前方一切正常,并没有发现中国人的伏兵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