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1/4页)

翌日一早,正是初九日。

徐元春早早到了澄园,见徐元佐已经起来活动筋骨,大为兴奋。

徐元佐连忙抢了话头,道:“今日小弟必须要好好研习制艺了,明日下场考试,不知结果如何。”

徐元春笑道:“为兄正是来与贤弟商讨制艺的。”

徐元春是妥妥的未来进士,制艺之术源自祖传。想徐阶可是凭着这门手艺弄到了榜眼,岂是浪得虚名?

徐元佐顿时醒悟过来,这也是良师益友啊!连忙请徐元春进了书房,向他请教时文心得。

虽然这一场考试已经胜券在握,可是后面还有的是考试呢。

县试可以轻松过掉,若是水准与府试相差太大怎么办?即便府试也过了,院试是提学出题,还有一半的淘汰率,不准备一番怎么能行?

徐元佐更害怕的是入学之后的覆试。

覆试是在通过院试之后,取府、县考试原卷,与院试试卷一并连钉,叫学生将覆试所作文章当场誊在入泮试卷之后,核对笔迹异同。虽然覆试并无黜落,主要目的在于核查是否有人顶替,但文章水准相差太大了,也是会被人怀疑舞弊的。

徐元佐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忧,主要是郑岳似乎忘了告诉他关于县案首的安排。(未完待续……)

PS:求月票推荐票,让《大明金主》走得更远些吧~~~

一二二 进场(加更感谢打赏)

大明取官必以科举,科举则必由学校。童生试便是入学资格考试,过后才有机会见识后面真正的抡才大典。

初十日一早,天色未亮,徐元佐已经起身了。虽然他的大靠山徐�Р辉诟�校��切斐弦丫�锼�虻愕猛淄椎钡保�刃煸�汗�吹氖焙颍��丫�院昧嗽绶梗�诩觳槿氤〉谋誓��

徐元春已经走过一遭,印象深刻,当即替他把关,让他多带了一支新湖笔,半坨徽墨,又检查攒盒道:“我叫人给你备的都是干松的糕点,团子就不要带了,冷了发硬没法吃。”

“谢谢大兄费心。”

“这些糕点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一是小心污了卷面,二是要小心噎着。”徐元春又道:“入场之后最好少喝水,以免三急耗费。所以我给你备了干梅糯米汁,不能大口喝,渴时裹一口,登时便能生津止渴。”

徐元佐暗道:这位兄长真是细心如发。

“多谢大兄。”徐元佐道。

“你若是准备好了,就早些走吧,迟了怕是人多。”徐元春道:“入场之后切切不要急着动笔,非要思虑仔细方可落寞。你稿纸也是要收好,切莫给旁人看。”他想了想,低声道:“有一等贱人,最见不得人好,出来之后便要人稿纸,点评文章。仗着自己名声大些,左右舆论,明褒暗贬,使人落第。”

县试规矩不像后面的乡试、会试那么严格,因为县官距离百姓又近,很容易受到舆论影响。于是便有这种贱人,通过诋毁别人,找别人的错讹,为自己人排除竞争对手。

徐元春觉得这事说出来便是污了自己的口。但又怕徐元佐被人如此构陷。

徐元佐倒是无所谓,谁家舆论能够改变县府两位老爷的既定决策?

“我晓得了。”徐元佐道:“不会让这等贱人如愿的。”

徐元春这才放心一笑,又给徐元佐准备了散碎银子,陪着他一起往县学去了。

徐元佐看外面还是黑洞洞,等出了门方才发现考试果然是人生大事,火炬如同巨龙。在长街上蜿蜒而行。

火光之下,闪烁着一张张木讷、纠结、自信的脸。

年轻的十七八岁,年长的七八十岁,真是黄发垂髫,汇聚一堂。

元春元佐二人乘的肩舆,前面六个壮汉手持徐府字样的灯笼开道,两旁还有健仆提着木棒保护。徐元佐虽然有种高高在上俯瞰群生的爽快,也担心这样做实在招人嫉恨。还好越是靠近县学,这样的肩舆也就越多了起来。

徐元春是廪生。即便在府学里也是学霸一样的人物。其人容貌好,家世好,文章好,性格也好,自然人缘就好。一路上颇有人与他招呼,他也是如实相告:送舍弟前来应考。

徐元佐从法理人情来说,只是他的义弟,但是徐元春对外介绍说他是徐�У墓�潭�印K�裁挥辛⒊∪ゾ勒�床怠�

如此一来,府、县学里的生员倒是都知道了徐元佐。而且想来也多半实力过人,纷纷上来皆就善缘。

徐元佐与他们一一招呼,直走到门口,却见了一个熟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