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孝顺的孩子(23) (第1/1页)

“大哥,往好处想,咱们村子好歹还把粮食都收拾起来安置好了,别的村子还指不定如何呢。”董存黍叹了一口气。 董存粮一听这话,心里一想:“也是。” 幸好他们听了娘的话,把值钱的东西都收拾好送到了镇上的房子里藏着,不然只怕这洪水没把他们冲走,他们就先饿死了。 雨水接连下了五六日,洪水淹没了附近的七个村子,才被山川给阻拦住。 又是五天多,洪水才慢慢地泄去。 众人看着看着灿烂的阳光,恍若隔世。 赵挺是个有领导能力的人,不只是把手下的人管得妥当,还把灾民安置得井井有条。 在下雨期间,组织男人们逐渐挡雨的地方,让受灾的人有了可以住的一席之地。 还让县里的医馆开药,每日给灾民煮药喝,以防生重病。 在雨停了以后,又组织人把该晒的东西晒一晒,还有那些生病的人,也都全部隔离开来,让大夫给他们治疗。 隔离是姜如提出来的。 毕竟洪水之后很容易出现的就是瘟疫。 尽管她让众人不要喝河里的水,尽量把水煮开了再喝。 可是这是下雨天,再加上又没在自己家里,哪里来的干柴。 能找到柴勉强煮一些饭已经是极限了,想要烧开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办法。 所以有时候不是他们不知道喝生水会生病,而是没办法。 也许是因为姜如一直看顾着两个儿子,所以他们没有再出过事。 只是在水退后的那一天,住在董家隔壁的人来通知姜如。 董存饷和家里的所有人都生病了。 “怎么会突然生病了?”董存粮有些不信。 他和三弟还有娘在外面这样劳累,又是落水,又是淋雨,都没有生病。 怎么在镇上的房子里有吃有喝的一行人反而生病了? “你们快回去吧。” 邻居只是带一句话过来,便离开了。 董存粮见状,心忧不已。 “娘,我担心家里,现在水也退了,我们快回去吧。” 董存黍也很赞同。 他心里有点慌慌的,总感觉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董存粮和董存黍之所以会留在这里,是因为姜如要就在这里。 他们担心她,怕她一个人在这儿,出事了也没个人照料,就一直留在这里,没有离开。 姜如听见董家的人都生病了,自然不可能再留下来。 现在水已经退去,董家三兄弟这个大劫已经过去,她不需要再在这儿守着了。 回到董家在镇上暂时租的院子,发现院子里竟然一个人也没有。 不只是没有人,里面还乱的很。 看起来就像是被抢劫过一样。 董存粮和董存黍匆匆地找寻了一圈,又看了一下放粮食的地方,里面没有一点儿东西。 “娘!他们人没了!粮食也没了!”董存粮惊慌地大叫。 姜如被他的大嗓门震得耳膜疼。 她蹙了蹙眉,“吼什么吼?人不见了不知道去问问旁边的人吗?没出息的家伙!” 董存黍忙跑出去敲了隔壁的门。 敲了半天,隔壁终于开了一条小缝。 隔壁一听说是董家的,就连忙要关门。 只是董存粮和董存黍的动作更快。 两人一人用手卡住了门,一人按住了门。 “你说清楚!我家的人呢?” 屋内的人大叫着让他们离开,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还用棍子打董存黍卡在门里的手。 姜如站在两兄弟背后,深深地注视着这个邻居。 她的目光让门内的人感到心虚,忍不住叫得更大声。 “我们什么也不知道,你们问别人去!你们再这样,我们就报官了!” “你就住在我们家旁边,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离开的!?”董存粮怒道。 姜如的目光冷厉,穿过门缝,直直地盯着门内的人。 门内的人感觉到那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就像是刮骨的刀子在自己身上比划。 她忍不住有些害怕,“他们都生病了,自然不能住在这里了!他们自己离开的!谁知道他们去哪里了?!” 姜如听到她的话,察觉到附近的几户人家都在偷偷地看自己,不由得眯了眯眼。 “放开吧,找你们二弟和媳妇要紧!” 董存黍和董存粮听话地松开了手。 那人松了一口气,忙不迭关上了门。 在姜如的视角里,门里的女人和男人对视一眼,似乎在害怕什么。 他们望着门口的目光除了害怕还有心虚。 他们在害怕什么? 又在心虚什么? 董存粮和董存黍在街上边找边问。 没想到,一听到他们的描述,所有的人都躲开了他们,甚至一群人还想把他们赶出去。 最后,姜如想到带话来的人是他们村子里的人。 “老二他们说不定是回家了,我们回家去看看。”姜如说。 “对,当时报信的是隔壁的二娃子,肯定是二哥他们回家去了!”董存黍恍然道。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