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王妃认错了吗?(11) (第1/1页)

“他们为何不管,这不是他们当官的该做的吗?”刘怡梦不解,“而且这里发生水灾,朝廷那边肯定也是会救济赈灾的才对。” 他在京城的时候,便经常听说各个皇女去各地赈灾除匪什么的,这些官员难道不怕皇上派人离开看? “是啊,的确会派人来赈灾。”姜如眼里闪过嘲讽之色,脸上却带着忧国忧民的担忧,“只是那些粮食究竟落进了谁的口袋里,那就不确定了。” 刘怡梦眉头轻轻蹙了蹙,心底有些不信,又有些怀疑。 可是娘肯定不会骗他的。 他看向那些难民,面露难色,“娘,那这些难民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既然遇上了我们,我总不能见死不救的。我已经派人去煮了一些粥,还带给他们垫垫胃。”姜如深深地叹息一声。 她眉间深深皱着的沟壑刺痛了刘怡梦的眼睛。 他迟疑了一下,“娘,我想去帮忙。” “你想去便去吧,只是你须得小心些,别被人冲撞了。” 姜如抬手,似乎想要摸他的脑袋,但是手却落在了他的肩膀上,轻柔地拍了拍,似是鼓励一般。 “娘......”刘怡梦脸色失落地望着姜如离去的背影,呢喃的细语淹没在风中。 老半晌过去,刘怡梦还在原地发呆,跟着他的亲兵马幼南,迟疑地问道:“小少爷,您看,您还要过去吗?” 刘怡梦回神,神色中闪过一丝茫然,随即答道:“要去的。” 他想着,以前跟着那些官员的夫郎们施粥济民过,并不是很难,我应该还是能帮上一些忙的。 粥煮的很慢,搭灶生火都需要时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弄好的。 刘怡梦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发现自己似乎帮不上什么忙。 搭灶他不会。 煮粥他也只是指挥下人做过,而且还是精细的粥。 唯一能做的捡柴火也用不上他,他捡一根两根的功夫,马幼南已经捡了一大把,顺便还砍了一棵树。 虽然马幼南说让他说这些柴火是他捡的,但是他实在是没有那么厚脸皮,所以坦然拒绝了。 只是他心底有些失落,原本想着来帮忙,可是却什么也没帮上。 粥很快就煮上了,之后登粥煮好便是,并没有什么需要刘怡梦帮忙的地方。 刘怡梦失落地往难民的方向走,他站在士兵的警戒线内,往难民的方向张望。 那些难民大多数都是坐在地上的,只有少部分站着在往这边张望。 他是见过难民的。 之前京城附近糟了雪灾,便有村民涌到京城来,当时他跟着王公大臣的男眷去施粥过。 当时他看着那些人吃不饱穿不暖,瑟瑟缩缩的,只觉得可怜至极。 可是如今,看到这些人,他才是真的明白了什么是难民。 他从小到大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瘦的人。 他们都只剩下皮包骨头了,仿佛是一群被皱巴巴的皮包着的行尸走肉。 如同死水的目光,呆滞的神色,慢腾腾的动作,刘怡梦看了只觉得晚上会做噩梦。 “这些人怎么瘦成这样?”刘怡梦脱口而出,引得旁边的士兵侧目。 马幼南听见,无奈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将他拉到一边小声说:“这边之前出现了旱灾,官府又不管,没吃没喝,就靠着书皮草根果腹,好不容易不干旱了,今年又水灾了,常年累月下来,如何能不瘦?” 刘怡梦听了,吃惊中带着迟疑,“旱灾?” 他在京城几年,从未听说过哪里有旱灾啊, “是啊,接连两年的旱灾。”马幼南叹息着说。 听说死了好些人呢,不过这种事还是不要和这位大少爷说了。马幼南瞥了一眼刘怡梦。 刘怡梦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虽然并不会种地什么的,却不至于傻到连旱灾意味着什么都不知道。 “那这些人是怎么熬过来的?”官府不管,没有吃的,要怎么活着? 刘怡梦无法想象。 他是才经历过饥饿的人,知道那种胃里灼烧的痛苦,还有人饿了的情况下会做出的极端事情。 “吃树皮草根,或者吃观音土,有些人甚至易子而食。”马幼南沉默了一下,回答道。 “易子而食!?”刘怡梦顿时毛骨悚然,浑身如同坠入了冰窟,那噩梦般的记忆瞬间付现在脑海之中。 马幼南垂着头,让人看不清她脸上的情绪,“在灾年,最难活下去的就是小孩子和老人了......” 刘怡梦张了张嘴,仿佛有无数想法,又仿佛什么也没有想,乱七八糟的,脑子仿佛变成了一滩浆糊。 马幼南看到刘怡梦的神色,不由得垂眸,眼里翻滚着莫名的神色。 突然,一个小孩子的惊呼打断了两人越发沉默的氛围。 刘怡梦猛然回头,就看到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跌坐在地上,旁边是一个大概一两岁的孩子瘫在她的不远处。 只见那大一点的孩子忙不迭爬到小一点的孩子身边,小心翼翼地把他拢到自己怀里来。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