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大功生疑 藏品保养 (第1/2页)

好书推荐: 铁血狂潮

萧震和毛文龙序功的奏书在三月中被送达京师。

京师上下一片哗然,生擒一个旗主一个贝勒,阵斩两个旗主,两个贝勒还有第一个降建奴的原大明抚顺游击李永芳,杀建奴近三万,降兵万余,八旗中三旗被歼灭。

极少上朝的天启皇帝在召回袁崇焕和王之臣后开了朝会,九千岁魏忠贤,内阁的首辅黄立极和阁臣施凤来、张瑞图、李国,以英国公张维贤为首的京师勋贵、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六部、御史台的官员都是赶来朝会。

第一个开炮的是袁崇焕,因为袁大人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整个辽东除了自己竟然有人弄出这样的胜利,更何况是打游击的毛文龙和收海税的萧震干的。

这让他觉得脸上无光,这么一比较他的宁远大捷就没法看了,怀疑是必须的,而且要朝廷严惩这两个冒功的外行。

黄立极是魏公公的老乡,当年一句“半夜片纸了当之”让魏忠贤连夜诬陷杀了能打仗、暴脾气的熊廷弼。后来黄立极跟老乡手拉手的就当了内阁首辅。

此时黄首辅已经有了腹稿,因为昨晚同九千岁就商量好了。于是出班道:“此番大胜,自建奴生事以来问所未闻,无怪上下哗然。”

这是定调子,我也很吃惊,有点不相信,绝对不是大伙儿没见识。

看着朝班两边的点头的勋贵、官员,黄立极继续说道:“然国朝边将大胜建奴,序功上表,此为幸事,但兹事体大,不可不察。”

胜了建奴是好事,先不管真假,总比败了强。但战果太大,咱得好好查查!

有人情味!还能公正!不愧是国朝首辅!

两班的文武又是纷纷点头。

黄立极向御座的天启皇帝躬身行礼后,道:“臣请派人前往义州、东江验功。验功人选,唯皇上圣断!”

先出言安抚众朝臣,赢得共鸣,再表露人情味,但坚持原则,最后拿出解决方案,让领导拍板!

什么是首辅?这就是首辅!

废话说完的黄立极起身回班,正气凛然!

虽然黄大学士是阉党,但此刻朝堂上下谁敢指责黄首辅一句?所以有时候屁话,才真的无懈可击。

天启皇帝看看御阶边的魏忠贤,不用开口,秒懂眼神的九千岁立马微转身体。

即不背对皇帝显得不敬,也不直面朝臣显得忘形,斜侧身体对着下边的朝班,说道:“未有之大捷,实需谨慎,英国公、田尔耕、崔呈秀、曹思诚前往辽东验功。”

一个勋贵领头羊,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加上兵部尚书和左都御史这样的验功队伍,谁能有疑问?

朝堂众文武都觉得这支验功队伍无懈可击,可是袁崇焕又出来了。

“臣久经辽事,善辨建奴首级,为防冒功,自请参与点检。”

这就是不懂事儿了,先前这么大场合第一个出来讲话,就缺少了政治智慧。现在又这样说话,多少有些质疑九千岁和不信任验功团的意思,一句话把能得罪的全得罪了。

但上下都知道袁崇焕的脾气,虽然魏公公跟吃了苍蝇一样,但毕竟袁崇焕是有真本事的人,所以还是同意了袁崇焕的请求。

于是最后朝会决定,京师派出验功团,水路直达东江镇(主要是这些人要是走陆路,万一要让建奴逮住,那可不比丁卯大捷差)。

验功属实则召毛文龙、萧震入京面圣、献俘。

其实魏忠贤为什么早跟黄立极商议呢?因为毛文龙除了皇上愿意给他升官,满朝没人待见,文武具是一品加太子太保,但就是被扔在皮岛没人管。

但萧震不一样,这小子是魏公公一手提拔上来的(没证据证明萧震是贿赂魏忠贤,买的官儿。虽然聪明的都猜得出来)如果战功属实,那就是魏公公高瞻远瞩,为国发现良才,并公心简拔,战功必须有魏公公一份,还得是大份儿。

所以必须隆重的确认战功无误,这样魏公公的养子魏良卿就能凭着战功从伯爵上升为公侯,毕竟魏公公办事儿也得按着规矩来。

但是天启皇帝在朝会前就叮嘱魏公公,把英国公张维贤给加上,无他因为这是天启最信任的人,若没有张维贤,天启能不能合法上岗还得两说。

英国公人太正,九千岁也不敢得罪,好在认为有他反而更显得公正,于是加了英国公。

验功团是四月初到达的皮岛,此时的萧震正在义州编练补充的新军。

二月底趁着大胜,毛文龙和萧震以及颜思齐的二师,合兵从镇江出击,破凤凰城、青台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