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部分 (第1/4页)

上两次,赵欣茹请郑为民喝茶,他都没让她掏钱,没想到乔小兰像头小母狮,很有女汉子的性格,这让郑为民大吃一惊,两人分开之时,乔小兰和郑为民相互留了电话码。因为有了在客车上的共同经历,两人都把对方当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在和乔小兰的聊天中,郑为民这才了解到,上次那伙劫匪是流窜四省作案的逃犯,总共有五人,都被绳之以法。

江洲都市报把江洲警察报道成了英雄,而郑为民只被说成协助交警办案的群众。

乔小兰自然要大骂江洲交警和江洲报社一顿,好在她在秦唐日报社实习期间,用自己的方式为郑为民正了名,郑为民听了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过多的报怨,他知道这就是社会现实。

转眼间就到了郑为民报道的日子,这天,吃过早饭,郑为民骑上他爹三根的那辆破嘉陵摩托车,背着装有县军转办开出的报道通知和证明材料的肩包,轰轰隆隆的向玉岭镇镇政府驶去。

28 一张无形的网

弟兄们,把你们的鲜花和票票投过来吧,该凸的凸,该凹的凹,后面的情节将更加精彩!

郑为民转业到玉岭镇的消息,像雷雨来临前的狂风一样瞬间刮遍了大柳村的角角落落,郑为民的爹郑三根和娘田腊梅,感觉很没面子,整天在家唉声叹气。

相当初儿子考上大学那阵,再后,是当了特种兵连长那阵,郑三根和田腊梅走在乡亲们面前,感觉脸上有光,很受村上人尊重。

不管在村巷里,还是田野里的小道上,只要遇到乡里乡亲,自己还没来的急向别人打招呼,别人已经向自己问候了。

夫妻俩一辈子泥一把,汗一把的庄稼人,人家凭什么给你郑三根,田腊梅的面子,不就是冲着儿子争气,才给你三分薄脸吗?

儿子是他夫妻二人的腰杆,夫妻俩虽然穷一点,但儿子有出息,在他们看来,比吃山珍海味,穿金戴银要强百倍。

那些时日,幸福天天溢满在这对老夫妻的脸上,看天天蓝,看树树绿,看人人爽,世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可现如今,儿子连县城都没能留下来,尽然转业到玉岭镇上,真是丢煞人,玉岭镇是红石县最偏最穷的乡镇,不仅工资低,有时只怕连工资都难保障。

这下好了,儿子以后整天和乡下的泥腿子们打交道,只怕以后连城里媳妇都难找了,更别指望儿子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了。

现在见了村子里的人,郑三根和田腊梅恨不得把头埋进裤裆里,连正眼都不敢看别人,生怕让人笑话夫妻俩没本事,儿子找工作,夫妻二人表面风光,结果连个人毛都找不到,只能眼巴巴看着儿子,被人像砌墙的砖头一样,挪来挪去,结果挪成了边角料。

好在大柳村民风纯朴,村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并没有人因为郑为民没能留到城里,而在背地里笑话腊梅夫妻俩。

见了田腊梅和郑三根,依然老远打着招呼,有时看夫妻二人不开心,还时不时安慰两句,开几句玩笑,。

一日,老光棍响林在水沟旁放牛,见一脸愁容的三根走了过来,心里实在看不下去了,安慰道:“三根,你也真是的,不就是儿子分到镇里上班吗?何必整天丢了魂似的,你和腊梅该心足了,别整天想着一锹挖到个金娃娃,这得慢慢来,全村就出了你家为民一个名牌大学生,还到部队当了干部,这孩子争气,好事都落到你家头上了。”

“镇上就镇上,哪里不是人呆的地,毛老头子说的好,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我看为民这孩子是块当官的料,以后说不定当个镇长,书记啥的,到时,你俩老夫妻嘴都要喜歪了,为民这孩子懂事,能吃苦,脑瓜子也灵,你们放心,到哪里,这孩子都吃不了亏。”

说完,老光棍响林用手指了指郑家庄村子后面,无奈地摇着头,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说道:“你瞧瞧铁虎家的三小子海潮,跟为民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在上海打工,过年回家,拿不到钱,把人家老板给打伤了,现在还关在牢里,铁虎这狗日的,管他娘**,还不是一样好吃好喝,整天笑嘻嘻的,啥事都没有,这事要是摊在你身上,还不要愁死呀,人啦,还是想开一点,别给孩子太大压力,人一辈子饭碗是生定了的,急也急不来,顺其自然,为民要是命里做官,到时想不当都不行,这就人的八字。”

老光棍响林果然是村里的能人,三句话让三根愁眉舒展。

说起这响林,还真有故事,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年轻时,走南闯北,跑过码头,后来在外省找了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