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另外,他想要和英国人合作的DH-98研究生产项目也需要大笔的钱,虽然蒋介石把他勒索宋孔的两千万全部交给了他,但其实还是远不够用啊!不得已,他也只好贪污一次了。而且这批枪支的价格,英国人是不会拆穿他的,他们还在等着他的港口免税区呢!

当蒋介石听说到关于那个钦州湾的港口计划时,更是心情激动:这是在粤桂之间横截一刀!也可以说是中央军的势力终于借机切入到了这两个一直难以切入的派系里头了!谭笑的计划等于是帮他基本在实质上控制住了南方的陈李两大军阀!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什么木头做的高性能飞机、海上货运通道什么的,他反而觉得是无所谓了……

差不多到了凌晨,话题避无可避地终于来到了当前的军事形势。谭笑在刚才谈别的事务是就一直在思考在这个问题上该如何应对。现在,他是成竹在胸。

于是谭笑就从湘江一战红军损失惨重开始分析,结合到今天的红军假围贵阳,得出结论红军要进云南走大迂回的策略。并且断言红军绝不会再回师反攻,这次会一口气进云南。他的战略布局是借追剿红军兵进云南,干脆把滇军这路军阀给吞了!

“至于要怎样才能真正把云南吃进来,那就不光是军事上的问题。学生以为,中央军进入到云南后,大可问计与畅卿先生。”谭笑语毕看着杨永泰。杨永泰现在在四川正在避开刘湘的注意,不在军队而在地方官员上着手,秘密地强化中央对四川的统治。谭笑知道杨永泰最终是成功地架空了刘湘,使得蒋介石在抗战开始后得以顺利的进入到天府之国继续指挥抗战。可以说没杨永泰做的这一切,在原来的时空里到底中国还能不能在比较统一的情况下发起抗战都是未知之数。当然他现在可不敢说就以杨先生在四川的手段等等,毕竟一来事未成,二来自己这么早洞察出杨永泰的意图,那也太惊人了吧!

杨永泰见谭笑搬出自己,倒是有些意外,心里倒是又对谭笑高看不少:不管谭笑自己有无打算,但他这一出,也就明摆着自己只是个军人,不问政事的态度,很合蒋介石的意思。

杨永泰想了想说道:“云南民族情况复杂,军队数量倒是不大,龙云也一直对中央比较支持。他本身是彝人,比较受少数民族的支持拥戴,如果中央军执意硬入云南倒也不是最善之策……”一席话出,谭笑才明白自己对于中国这个时代的所知还是太肤浅,以为中央军一直没有扳倒龙云只是因为鞭长莫及或者没有机会。现在听杨永泰这一段,才明白不是那么回事。极可能南京政府是权衡过利弊,才一直任由龙云在云南称王的。

杨永泰又沉思了一阵道:“今天听了风生所报与德国人的大合作计划,畅卿以为,或可以借德国企业入云南开发矿产为名,加派保安队伍入滇,只是占据昆明以外的一些要冲,以经济换取更大的中央管制权,加强对云南的统治。这样的利益交换,不会令龙云过于反感,同时也让中央的政令得以较好通行,还能够充分利用起云南的矿产资源,该是一策!”

谭笑现在是对杨永泰的大才佩服之极:人家是仅凭刚听到的消息就作出的反应,能够敏感地发现利用德国投资以更温和平稳的方法逐步把云南中央化。比自己这样纯粹想依靠武力镇服然后想办法施政的做法要明显稳妥。看来“当代卧龙”果然名不虚传啊!但他心里却在纳闷:怎么这么有才能的人在后世倒不大见传扬呢?电影电视上都没见过啊,自己对他的了解只是在后世基地上听两个参谋的讨论得知这个人物和蒋介石对他的评价,但是……莫非,谭笑忽然有个不想预感:莫非此人天妒英才早早去世?

对于这个曾经给他很大精神压力的蒋介石第一谋士,现在谭笑并不反感,相反,他很欣赏这个人的见识和韬略。“闻先生一席话,风生愧疚啊,风生只知兵伐之道,与先生的远见卓识相比,实在是萤火之光比之日月……”谭笑说得很诚恳。

杨永泰是颇感意外,但他也明显感觉得到谭笑的诚意,报以暖暖一笑。

由于杨永泰一直只以蒋介石的利益为出发点,经常建议在很多的特殊区域直接军管,派遣起用的都是忠于蒋介石的军方人士或者他搞的政学培训班出来人,因此他总是得罪很多私划地盘的权贵,得罪得最深的是陈果夫、陈立夫的中央党部。他贵为蒋介石身边红人,却因为软硬不吃净得罪大人物而少有人巴结,和各路人马的首领均是势同水火,难得会和谭笑这一级数的人惺惺相惜。蒋介石在旁边看着,满心欢喜:将相和啊!

“蒋某文有杨畅卿,武有谭风生,何愁赤匪不灭,倭寇不除!”蒋介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