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1/4页)

道:“闽南王苏渊之幼女,苏沁瑶!苏氏沁瑶,年十七,擅管乐长萧”——

应该就是她了。

我眸光轻微折动,礼仪太监底下说的话也没大听真切,在苏氏缓缓抬头的片刻,细细凝目看过去。闽南地处内陆,境内长年多雨,气候潮湿,因此女子多数皮肤白皙,因闽南难以管理,诸王常拥兵占山为王,因此澹台谨特点名要此女入宫。

苏氏浅笑唇线带出两朵梨花酒窝,身上尽是王室女儿的矜贵,有平常女子没有的骄傲,更带三分娇羞、七分憧憬。

“你父亲可还好?”澹台谨问道。

“臣女替父亲谢皇上关心。”苏氏不似其他秀女那么拘束,双手合在攒心串珠的腰束间,声音里有着少女的清新宜人,“回皇上的话,父亲身体安康、起居良好,心里时常感念皇上的隆恩关照,等秋日凉爽,便遣哥哥进京觐见谢恩。”

“哦,那就好。”澹台谨的脸上看不出是喜是忧,目光在翩翩雅致的杏黄色繁绣宫装上停顿,不知琢磨着什么,半晌才开口道:“嗯,留名。”

他收回视线正撞上我若有若无的微笑,目光不免有些闪烁,微笑问道:“是不是累了?要是困乏,要不你回去歇息,剩下的午后再选就是。”

“没事,臣妾不累。”皇后都没说累我岂敢先走,侧首往礼仪太监手上的册子看了一眼,回头柔声笑道:“眼看这册只剩下一页,难为她们一大清早的等候着,遣回去还要再传一次,倒是麻烦,不如选完殿内的人再回罢。”

澹台谨似乎松了一口气,笑道:“好,就依你所言。”

皇后缓声朝礼仪太监道:“眼看都要晌午,皇上已经疲惫,赶紧往下念吧!”

礼仪太监连忙赔笑点头,朗声宣读着最后一页的秀女名单,澹台谨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连头的懒得抬,秀女们该留该去倒象是随兴指定一般。如此便加快不少速度,很快便念到最后几名秀女,“内阁大学士余重儒之女,余妙人,年十七,博文通词,擅书法,尤精于瘦金、柳公二体。”

“妙人,这名字不错,”澹台谨在御座上笑了,饶有兴趣的朝余氏看过去,嘴角却勾勒出一抹轻笑,“如此说来,竟然是本朝难得的才女?唔,抬起头来。”

余妙人明显有些局促紧张,虽然抬起头却垂着眼帘,略带颤声道:“臣女余妙人,参…见…皇…上”她说话一字一顿,周围的秀女也不免窃窃笑起来。

余重儒生性梗直,而且执管皇帝近身的言官,因此常犯帝怒,只是因为他是老臣,不便发怒,因此澹台谨总在我面前说他儒酸不化,这老头倒给自己女儿起个名字叫妙人,有意思。

不过我看余氏顶多算中上之姿,且澹台谨不喜欢其父,多半是要被遣退出宫了。

正这么想着,却听澹台谨叩了叩御座的扶手,意外的说道:“余氏贞静淑和,温婉有妇德,留名。”

众人闻言都很是吃惊,不免想着此乃皇帝重德不重色之故,所以才留下余氏。

既然余氏这等姿色都能当选,不少秀女都显得有些跃跃欲试,余氏却仿佛意外的不能接受如此结果,只是默默失神退回队列。礼仪太监又往下唱名,内中亦有几个姿色出众的秀女,谁知竟没有一个能入皇帝的眼,一律都是落选。

待到最后一个的时候,不但是我,连皇后也微微紧张。

只听太监宣道:“户部尚书温渊之女温采薇,年十六,出生时口含玉石,镶字曰:文治武德,谨泽天下。”

是的,这便是大项国的传奇女子温采薇。

从她一出生,便传说其母梦到双龙入腹,自然,当时不敢有此传言,只说有红光入腹,出生后便含着一枚美玉,美玉上有字迹,但没人能看清是什么字迹。

她的出生一时间成为项国的奇谈,更有一位算命之士说此女福贵不可限量,十六岁之前不可提亲。

于是其父奇货可居,将此女当宝贝一样养着,更兼着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还神秘地在血洗宫殿政发的时候消失过两年。

随后,澹台谨继位,此女已经是豆蔻年华、出落得如明珠美玉,但不论多大的官上门提亲,都被其父一一拒绝。

第二年,便是我嫁入项国的时候,此女忽一日读出玉上的字迹,赫然便是:文治武德,谨泽天下。

此语一出,天下皆惊。

这赫然便是意叶着圣君将出,天下太平,而天下太平则是每个百姓盼望的。

然则这个人不是别人,因为那个谨泽天下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谁才是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