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部分 (第1/4页)

“诸位,怎么看?”赵沁礼想摆出一副严峻的模样,无奈那别扭的样子连他自己都忍不住想笑。

“殿下,以老臣之见朝廷当立即发兵西北,镇压那敢于冒犯天威的契丹蟊贼。”温迟良立刻站了出来,说话的时候掷地有声,可谓是正气十足。

不少人都翻了一下白眼,心想你老温凑什么热闹啊,你一户部尚书这时候出这个头难道是想显示您老的势力通天么。论实权,一旁的兵部尚书师俊还沉默不语,两位王爷也没开口,老温你这未免有些出格了吧。

“哦,温大人所言极是。”赵沁礼立刻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点了点头,估计不管老温说什么他都点头,眼下这位爷什么事都不用去琢磨,全都是温家在帮他张牙舞爪。

“温大人所言差矣。”这时,礼部那边躁动了一声,身为礼部尚书的陈敏阳突然站了出来,朗声道:“所谓契丹,不过蛮夷之地的蟊贼也,须知内忧外患,必是先安内而剿外,温大人这话可说得不妥啊。”

这话一出,礼部的众多官员立刻是出声附和,一个个引经据典的把理由说得是天花乱坠,把人话说得鬼都听不懂。朝堂上论起死读书的本领这帮人说第二还真没人敢说第一,一时间个个摇头晃脑的把人几乎都侃晕了。

来了来了,陈敏阳带队横插一脚,这绝对是他码瞎机巴来的的节奏。老温是户部的老大开口说兵部的事,结果兵部的人还没说话礼部的人开口反对,这里边要有半点所谓的一堂和气老子和你姓。

文武百官顿时打起了精神,极是认真的准备大力围观。

起王有些看热闹的笑了一下,就连一直闭着眼的镇王也忍不住关注起来,不过大多抱的都是一种幸灾乐祸的笑意。有些人一看,也纷纷的露出了笑意,别的不看就图着这热闹。兵部的事,礼部和户部先干还上了,谁不想看看这事能不能越扯越远,毕竟当官的稍微玩点太极推手没准还能挖出点陈年八卦,到时候估计局面更好玩了。这陈敏阳可是帝师出身啊,当年先皇年幼时他被奉为西席之首学教所有的皇子读书,兢兢业业可谓劳苦功高门生满天下。后先皇登基时,他一度不愿出朝为官继续在宫中教学,起王,容王,定王,乃至死去的太子哪个不是他的门生。

第504章 敏感时刻(中)

他以读书人自居不肯出朝为官,后来还是老皇帝以师礼请了几次才请出来的,说到底那段经历粉饰得很是传奇但多少有点三顾茅庐的味道。老皇帝是不是尊师重道不知道,但那些个经历但把老陈捧得极高,玩得都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了。

老家伙德高望重,别看这礼部尚书没多少的实权,但人家威望往这一摆训斥你储君都不是大事。老皇帝在朝的时候都敬他三分,别说直斥皇太孙了,就是和你老温抬杠那更是小事一桩,管你权势多滔天但这人犯了傻气时老温除了挨骂外还真没他的办法。

这就是官场上的资历辈分,老陈平日几乎不吭声,但他别说吭声,就是他气急骂娘的话谁都不敢当面发彪。老温你就得夹着尾巴做人,别说你了,就是容定二王来了被骂也得好声好气的认错。

不少人一看老陈动嘴都忍不住窃笑起来,这都什么事啊,西北边疆告急。兵部的人老老实实的屁都没放一个,这头老温倒先和礼部掐上了,老温这果然是这段时间活得轻飘飘了,没先琢磨一下情势结果当了一出头鸟。

“殿下,老朽认为,剿外必先安内。”陈敏阳冷哼了一声,说起话来不冷不热,动嘴皮的时候几乎看都不看温迟良。

“这”赵沁礼一时有些不会说话了,陈敏阳可是两朝帝师,新皇一但登基马上就成三朝了,这会他开口的架势明显是咄咄逼人,也没给谁好脸色看。

“还给陈大人示下。”老温可不敢乱来,态度上极是恭谨,毕竟陈敏阳是朝堂上最老的老臣,而且资历辈分往这一摆他也不敢造次,即使他现在权势滔天但也不敢贸然得罪这种骨灰级的老家伙。

“这事,老臣不便明说,不过想来温大人心里有数吧。”陈敏阳的态度古古怪怪的,话说到一半反而不说了,赵沁礼干的荒唐事更是半字不提。

“这,下官愚顿。”温迟良冷汗都要下来了,难不成要他当众说出储君的荒唐行径不成,这当口上除了装傻也没别的地方。

“好,温大人愚顿,好个愚顿。”陈敏阳也不知道琢磨的是什么,突然上前一步,朗声说:“殿下,下官已经年老了,再之老臣枉读了那么多的书却诲人无方,请殿下准老臣请辞这礼部尚书之衔,还请殿下让老臣告老还乡。”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