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 (第1/4页)

温迟良前脚刚走,后脚罗计就走了进来:“娘娘,有人求见。”

“求见?”温凝若楞神之余倒是感觉稀奇,自己这个有名无实的太后可以说是新皇登极后的一个摆设而已。

毕竟自己不是新皇的生母,而是以护嗣之名而嫁入东宫,所以连百官对自己的态度都极是敷衍,又有谁闲着没事来求见自己,这可以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说到底讲究皇权正统的思想已经深入骨髓,倘若是生母的话,那这皇太后位份之高没人敢不敬。不过是以护嗣的名义嫁入东宫那就是一个冠冕堂皇的摆设而已,而且冥婚这事本来就被人看作晦气,自然这皇太后在百官的心里很是低微,说是名不符实也不为过。

更过份的说,若真论起来温凝若也是随着新皇鸡犬升天的一个随从而已,根本没真正皇太后的威权。百官的看法很简单,温凝若是太子妃之名的一个伺候者而已,虽然有个所谓的名份但较真的话地位可所极是卑微。

“是。”罗计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的说:“来人在宫门前等候,她持着一件信物而来,九门禁军不敢怠慢所以命人送来请娘娘一览。”

这倒怪了,自住进后宫以来还真没人拜会过自己,携礼而来那更是不可能的事。至于信物这个温凝若更是疑惑,自己没任何的权利,一直是躲在温家的背后出谋划策而已,真正温家的势力哪怕是她都接触不到,可以说温凝若即使是在自己的娘家也是地位不高,根本碰不到家族内真正的实权。

在这敏感的时候,哪个缺心眼的会来拜会自己,又有什么样的信物?

难道,是他?温凝若疑惑中芳心突然一颤,有些失态的说:“快呈上来。”

“参见太后。”一位九门禁军的士兵跟了上来,跪下地时将手里的托盘高举过顶。

托盘上摆着一件玉佩,那是一件成色很是普通的青玉,杂色颇多看起来不属上流。这类的杂玉除了一些无钱无权的小官外,只要在京城稍微有权有势的谁都看不上,五品以上的京官看了都觉得寒酸,怎么看都不属是皇家之物,更配不上权势滔天的温家。

温凝若一看顿时是娇躯一颤,双手几乎是颤抖着捧起了这件不起眼的玉佩。双合之桃,底雕温字,看似笨拙的做工明显不是出自大家的匠心独艺,但却让她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罗计自然有那个眼力劲,一看温凝若失神的模样立刻喝声道:“送玉佩的人呢,快带上来,不对不对,是请上来。”

“是。”士兵不敢怠慢,一听到这个请字赶紧跑了下去。温凝若的眼眶发红,连嘴唇都在瑟瑟发颤,捧着手里的玉佩强忍着马上要夺眶而出的泪水。这看似不起眼的杂玉确实是她的贴身之物,而且是她最珍惜的一件东西。

第551章 江南来客(下)

这件杂玉的玉佩有两件,一件随着姐姐已经下落不明,而另一件则是自己贴身多年从不示人之物。当年姐妹俩出世的时候是她们的母亲买来的料子让工匠雕琢的,可以说这件玉佩是温凝若眼中最为贵重的东西,更是母亲留给自己的嫁妆。

当年的温迟良不过京城碌碌无名的无势小官,买下这料子几乎是倾尽了所有家财,所以这件玉佩也被温凝若视为无价之宝。多少年了,任何的金银财宝在她眼里都没这玉佩珍贵,而这件东西唯一丢失的一次就是那次的江南之行。

是他,肯定是他,那时这件玉佩下落不明自己怎么找也找不到。温凝若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这件玉佩遗失的东西是那个只有金属的冰冷世界,除了他以外不可能有别人,也没人会相信这件粗劣的玉佩会是自己的贴身之物。

“罗计,把人带到寝宫。”温凝若强忍着激动的心情,但心里明白这事断不能宣扬,不管他派来的人是谁这件事都必须谨慎行事。

温凝若虽然心慌但还没乱,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自己与他的人有来往,哪怕不是为了私情但这样的来往一但曝光恐怕连父亲都会震惊从而猜疑。

寝宫内的宫女太监全都退到了宫外等候,这段时间他们倒是习惯了这种随时被赶出去的事。皇太后经常有独自一人在寝宫的举动,在稍微知底的人看来太后是在运筹帷幄,不知情的人倒不敢多问,反正这事大家还是习以为常了。

此时的寝宫安静的一片但温凝若却是心乱如麻,痴痴的看着这至爱之物脑海里却想起了许多的事。有那不甘的屈辱,有满府的唏嘘感慨,有那次江南之行的悔恨,但也忍不住想起那**的极乐之境,那曾让自己体会到身为女人的**蚀骨。

还有那健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