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 (第1/4页)

老温有些纳闷的是原本派师俊前去就是为了教导儿子,二来也因为师俊地位也不低应该能压得住自己这个任性天真的儿子,万万没想到的是师俊竟然会纵容儿子胡闹,致使这一战最后打得是惨胜而归。

接下来就是与定王的一战了,这时师家家主倒下也大大的打乱了老温的计划,让他一时有些措手不及。

对待师家毕竟不能像对待禁军那样下狠手,禁军说到底是皇系大军,他老温携天子之令可以肆意而为。但师家的大军就不同了,从上到下的掌权者都是姓师的,不管嫡系外系还是庶出都是清一色的师家门人。

这种家族式大军最不好分化,杨家和师家在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由嫡系掌权的话外人是很难渗透进去。老温心里清楚若是有所图谋的话很容易适得其反引起师家的不满,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放弃了想清洗师家军的想法。

拉拢师俊进入自己的阵营确实是一大收获,可没想到在最紧要的关头师俊却是出了这门子事,师家一下群龙无首也是让老温有些头疼。

“温伯父不必介怀,这也是家父的命。”师子明说起话来依旧谦逊,言语间一点责怪的意思都没有。

翩翩少年,谦虚知礼,年少老成不焦不躁。这样的孩子自然是讨人喜欢,温迟良给了他善意的一笑,只是拉下帘子的时候面色却是隐隐的一沉,仔细的思索之下又带着几分的憔悴。

轿夫们是他的心腹,互相间使了个眼色马上又晃着踉跄的步伐朝旁边走去,近在咫尺的靠近了另一台轿子。

“末将参见温大人。”李满海似乎早有预料,立刻拉开帘子恭谨的问了声好,只是声音有气无力略显颓废,与之前沙场杀敌时的豪迈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李将军心里委屈,温某也是知道的。”温迟良上下打量着这会目色如刀满面肃然的大汉,轻声的劝慰道:“这次都是温某的不是,李将军确是世之枭雄马上蛟龙,若不是温某有难言之瘾断不敢夺将军马上之奇功。”

“末将不敢。”李满海嘴上是这么说,不过隐隐的哼了一声表明他是真的很不满。

自己与兄弟出生入死血战西北营,起王的强悍只有与他一战之后才深有体会,这一战对于李满海来说简直就是九死一生。虽然数倍于西北营,但这一场绝对称得上是一场稍有不慎就满盘皆输的硬仗。

起王身手高强神勇无比,若无副将的周旋李满海自问也不是他的对手,西北营虽然人少但胜在士气奇高。一群百战余生的老兵拼杀起来不畏生死,一但逮到他们动起手来绝对是一招毙命,其下手之狠辣可以说极有威慑力。

西北营的战力极强,甚至比自己带的禁军强了不只一个档次。当时的李满海心里也是发憷,却是他一招不慎败于起王的话势必西北营士气大振,此消彼涨之下没准会被西北营打得兵败如山倒,即使有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但实际上那一战可以说是惊险至极。

最后起王兵败也是因为寡不敌众,李满海斩下他的首级后也是激动不已,这对于他和李家来说都是可以光宗耀祖的不世奇功啊。

而这看似威风八面的背后是玩命一样的拼杀,李满海心里清楚自己能赢不过是仗着人多势众而已,若真正与起王单骑一战的话自己绝不是他的对手。

李满海不是太浮躁的人,但一路上也不免浮想连连,想象着回京以后自己会官拜几品。想象着已经衣锦还乡时老父会是何等的欣慰,想着九泉之下的兄长应该能够瞑目,更忍不住蠢蠢欲动的想象着自己的锦绣前程。

只是李满海的兴奋劲还没过,温宝满面愧疚的夜探就迎头泼了他一大盆的冷水。

温迟良在之前战报没上报朝廷的时候已经严令下达,这根贪天之功希望他李满海能让出来,在老温的角度而言师家的人更需要起王的这颗人头,自己必须用这颗人头去安抚师家的兵马,也让这场剿灭场能以完美收官。

李满海心里自然是不肯,可毕竟开这口的是老温而不是温宝,在强权之下他除了造反外根本不敢抗命,只能咬着牙眼睁睁的看着温宝将起王的人头送给了另一个营帐之内的师子明。

李满海心里委屈,痛苦,有道不尽的冤屈,所以这一路都是沉默寡言。温宝也觉得对不起他所以不太敢面对他,回京的时候他甚至没有下马请安,这小小的细节是在发泄他的不满,不过老温是装作看不见也不与他计较。

寻常一个小小的副统要是敢这么大不敬的话早就被老温拖出去砍了,不过老温也自觉对于李满海是心里有愧,再加上他也赏识这位敢于与起王血战的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