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两名使节是绞尽脑汁说自己这边的特产,那边翠袖一一记录下来。

很快,邵蕴华又询问对方究竟需要多少物资。

两名使节经过刚刚的谈话,发现邵蕴华并不是那么高高在上不知道民间疾苦的人,因此大胆的报了一个数,这比国君给他们的最高数字还高了一层。然后紧张的看着邵蕴华,不放过邵蕴华脸上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一旦她不悦,立刻降下数量。

邵蕴华完全没觉得这些物资多,别说是女皇陛下,就是随便哪个郡都能拿出这些东西,因此她点点头,也开出了自己想要东西的单子。

两名使节真是欣喜若狂。

“本官拟定的单子要请吾皇御览方能定夺,只是你们也可以先看看,能否做得到?”

“代表闵国的百姓谢知府。”两名使节差点儿没敢动的落泪,秦朝的人都是大好人。

☆、92。第九十二章

邵蕴华的奏本用的是八百里加急,救人如救火,虽然那不是秦朝的百姓,但是邵蕴华懂得民间疾苦,女皇陛下早一日看到奏本,就能早一日判断,就能早点儿下旨赈灾,百姓活下来的几率更大一些。

两名主要的来使对此堪称是千恩万谢,开始的时候对于邵蕴华的傲慢他们都是忐忑不安的,没想到这位大秦的官员态度是高高在上的,可是办事却是实打实的稳妥,让他们一直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大秦朝在打仗,在同塞外的蛮人打仗,就是当年女皇带兵打仗的敌人,这一次卷土重来,不过这次的打的很顺,屡战屡胜,无一败绩,如今接到这份奏本,女皇秦(湛)康乐没有拒绝,边陲小国她还不放在眼里,而且原本有异国人移民过来,她也是知道的。

大笔一挥,一个大大的准字,只是如何赈灾,具体的操作还需要人办理,这——选谁呢?

邵蕴华的奏本女皇接到之后,很多人就知道了,秦朝有钱,女皇大度,肯定会借粮食,那么出差的使臣会是谁?这绝对是个美差,到了那边,必然被细心招待,只要大面上差不多,妥妥的大功劳一件,很多人都颇为眼热。

这么一个白捡功劳的事儿都在盯着,不过也都在掂量自己到底有没有竞争力,邵蕴华三个叔叔呢……嗯!等看到史瑾瑜那张脸之后,所有人更牙疼,这还有一个丈夫呢,夫妻同心,其利断金,邵蕴华开头,史瑾瑜收尾简直不要太和谐,凭借至尊对史瑾瑜的信任,这件差使肯定是史瑾瑜的。

NND,这小子还真好命!

然后——女皇的旨意跌破了众人的眼镜!她没点史瑾瑜,点了邵蕴华身边的沈芷芳为正使,梅馨为副,共同出使闵国。

所有人都用一种隐晦的异样眼光看史瑾瑜,这是被至尊厌弃了么?只有史瑾瑜自己还老神在在,女皇怎么可能点他?除非他是女子,这件事做好了,从头到尾全是女子,那就是女子的功绩,将来也给邵蕴华和水黛挑眉回中枢任要职添加资本。

一旦他去了,那么此事不外乎就是夫妻而已,夫前而妻后,邵蕴华的功绩都会被他碾压(在世人眼里),女皇怎么会允许出现这种事?所以一定会选择水黛沈芷芳或者是梅馨,如今这般做法,这才是女皇的行为,水黛聪明却不如沈芷芳端稳大气,沈芷芳正好是大国的象征。

至于粮食,那自然就从昆明大理还有沧澜府抽调,然后女皇在派人慢悠悠从京城抽调粮食给云地送过去。

在此之前,水黛的心思和史瑾瑜差不多,她已经想到此事的负责人是谁,而且也真心认为沈芷芳比自己合适,她还担心至尊对她们不舒服用错了人,在接到旨意之后,水黛真是乐开了花,士为知己者死这几个字彻底领悟了其含义。

沈芷芳穿上官袍,浑身的端庄大气,两名闵国来使看的眼晕,这就是大国的风范吗?原本以为那名知府气质已经卓然,这位完全不逞多让,果然是大国,人才济济。

梅馨那边很快理好了账目,然后出发,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那指挥人记账的速度,再次让两名异国大使开了眼界,秦朝的小娘子了不起,听说秦朝是女皇陛下,难怪女人能当皇帝,果然厉害,也许他们也可以学学,女人也都是很厉害的么。

后世评论,闵地是历史上第一个彻底实现男女平等的地方,原因可能就出在当年的赈灾之上,从知府邵蕴华到沈芷芳都给了他们不一样的感受,导致闵地在大灾过后的短短二十年时间,女子地位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巴尔他们看着赈灾车辆前行,一个个心中感概万千,跟着赈灾队伍走的还有一些实在思乡心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