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1/4页)

红秋一惊,抬眼见白君泽看着自己雪白的披风,无意识的随着白君泽视线看下去,正好看见三两滴血迹,许是刚刚打人的时候溅上的……红秋老实的应“是”而后退出来便将这身披风扔了去……

飒禁是铁了心要将世家从朝堂之中除名,如今正集结提拔出来的官员们于御书房议事。只是其中没有白君泽,不是白君泽抱病称恙,而是飒禁完全将白君泽排斥在外。

白君泽落得轻松,装作不知道,也在暗中收集证据。

正如之前说的那般,那些从贫苦百姓中走出来“一步登天”的官员们,大多都是有黑底的。若是要追究细则,怕是飒禁本人都要生出几分震怒来。只是他们倒团结,结党营私不说,相互包庇的几乎看不出破绽。

白君泽不赞同朝中皆是寒子也是有一定缘由的。

世家子弟于飒禁的印象而言,大多都是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遇上小事便躲回世家的羽翼下安然度过,完全就是在朝中混吃等死之徒,丝毫上不了台面。这样的人,若是国家到了危急时刻,怕是依靠不住。

而那些从寒门中走上来的官员便不同了,他们大多童年过得艰辛,知道人间疾苦,多提拔这类官员,听听民间心声对于帝王来说则是最好的谏言,也是飒禁用来权衡自身作为的杆秤。

想到这白君泽叹口气,飒禁的想法虽没错,但大多白君泽却是不能赞同。

小时候,飒禁受尽世家孩子们的奚落,对世家之人没有好印象也在情理之中。如今他看到那些莘莘学子想起自己小时候想帮衬一把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身为帝王,感情用事却是错了。那些小时奚落他的世家子弟们,那时候也才七、八岁稚龄,说些不懂事的话倒也算正常。可是,飒禁放不下不说,还心心念念要讨回来受的耻辱。不仅如此,还将世家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精髓予以否决,平白惹怨恨不说,还断了老祖宗们留下的智慧,实在是愚蠢。

二则,那些出身寒门的学子们……有句老话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穷了那么多年,突然一步登天,若是心态上没有调整好,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初入仕只为了替百姓伸张正义、鸣冤不平?

第五十章 黑脸白脸

宁皇飒禁即位第十五年春,于国祭大典前一日颁布废除世家诏令。此令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世家之子站出来谏言,声泪俱下请宁皇三思。令人不解的是德高望重的世族之人竟是没有一人出面。也是,秋家族长一连几日未曾出现在朝堂之上,说是身子不适。白家白疏谨带着新婚妻子奔赴军营已有月余。至于晏家……理由实在荒唐,宴家少主宴仕其人因调戏神司身边的侍女被打的见不了人……也告了假。

如今只有一群身份尴尬之人在朝堂之上与宁皇唱反调,实在是大大的不妥。那些站出来的世家之人也是满脑门子汗。知道宁皇今日颁布此项诏令定是做好万全准备后才说的。只是……他们要不站出来表明态度,只怕废除世家之后这些曾经的世家之人,怕是要过的连寻常人家都不如……总是要替后嗣做打算的。

这方世家们汗流浃背的斟酌着词句谏言,那方以周筠廷为首的官员们脸上洋溢着的表情实在是值得深究。

宁皇见堂下世家子弟们支支吾吾有些烦躁,但毕竟是夺了他们的身份,也不能逼得太紧,大家能和和气气的将事情解决最好。若是不行,再动硬手段也是未尝不可的。

白君泽也是站在朝堂之上,端着身份不发一言,却是将飒禁的表情一丝不落的看在眼里。那些世家子弟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比之白君泽想要的还差了一截。但也不能怪他们,飒禁这一项举措毕竟是打着其他的幌子暗地进行的。若是大张旗鼓说要废除世家,哪里会这么顺利?

事情发生的突然,这些世家之人没有准备也在情理之中。

那些世家之人还在绞尽脑汁想对策,周筠廷却是站出来道:“陛下,微臣觉得这项举措并不妥。”

白君泽眉头一挑,心头了然,看来这二人是准备一人唱黑脸。一人唱白脸。

果然,龙椅上的人轻蹙眉头问:“哦?说来听听。”

周筠廷拱手,道:“废除世家一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如今国祭大典在即,草率废除世家实在是太过仓促。”周筠廷清了清嗓子又道:“这是其一。其二,世家之人虽说有顽劣之徒,但毕竟都是贵族后裔。众所周知,贵族世代流传下来的仅古书就让我们寻常人家望而兴叹。若是废除世家,岂不是将这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与知识一并抛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