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抵制永远是没有用的要主动创造和反击。正如韩国没有抵制日本文化最终导致了韩国游戏电影音乐等等在日本的流行一样也正如日本接受了美国那一套调调之后又反过来占领美国一样没有柔韧和包容没有坦然面对的态度自身的进步将极其艰难。

2月底受美国电影学院的邀请我和张小桐动身往洛杉矶参加第七十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临行前我又一次检查了张小桐的获奖感言我希望这一次讲演能成为打动世界的声音。

我期待着。

………【第一百一十八章】………

从1929年2月16日第一届奥斯卡小金人被3oo人的晚会送出后到1998年这届奥斯卡这个全世界影响力最大最知名的颁奖典礼已经举行了7o届期间经历了战争、经济危机、恐怖活动和许多国家民族的兴衰。(八度吧)就这样一个颁奖典礼这么搞下来影响力越来越大排场越来越大一点衰败的迹象都没有光这点就足以另人佩服。

电影是光影效果叠加的艺术经过一百年的反复锤炼终于从一门简单的操作进化成举世承认的艺术类之一其中的曲折稍微了解一点电影历史的人都会知道仿佛昨天人们还只能拿着摄象机拍工厂大门和火车进站今天已经用相对成熟的电脑技术虚拟历史上生的种种事件了。

联想到现在新兴的一些行业才诞生几年或者十几年就迫不及待的拿出来和其它传统行业攀比便只有哀叹现在急功近利的人实在太多了点。事实上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电子游戏都是探索阶段的东西还没足以承载太多人的梦想和希望一拨又一拨的人在这个过程汇总不过是当了铺路石子而已任何行业的成熟都要经过反复磨砺短期成就很难看出什么。

奥斯卡经历大约三个时期就是战前战后和新媒体时代。最早的时候这种晚会相当于一个圈内聚会3oo到4oo人在舞会中宣布获奖人的名字。由于当时没有保密措施通常是大家都知道获奖结果之后很久才举行颁奖典礼一点悬念没有也没什么宣传活动。后来搞得大了开始有宣传有各种规矩战后颁奖典礼进入到剧院和礼堂慢慢的形成了规模和模式。尽管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期很多人批评奥斯卡是一个越来越呆滞的晚会但她的受欢迎程度一直不减。不管多少人酸溜溜的表示某某电影节才是正宗的艺术圣殿却从来没有人能忽视奥斯卡所带来的巨大商业效应。

这么说吧就算有人喜欢拍艺术片有人喜欢追求自己的爱好钱这个拍电影搞艺术的基础是没有什么人讨厌的。除了上个世纪一些艺术家为了保持自己钻研上进的心要求清贫一些的生活外目前四处筹钱用来搞个人作品的大多数爱好者们都明白有钱之后最少能让一些事变得简单方便这是金钱社会的进步也是悲哀。

奥斯卡所承认的商业效应和艺术性的比例在不少影评人看来是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但它主导着世界商业电影的运作方向这就让人不得不服。

……

三月的洛杉矶还挺凉隋云飞来接的我们。对于长途旅行已经习惯了的我和尚有些轻微晕机的张小桐这次干脆直接住到好莱坞附近静候颁奖典礼的开幕。这一届奥斯卡是七十届纪念从最开始的官方交过来的彩排手册上可以看得出这一次奥斯卡的主要调调是怀旧。我还能记得今年应该是最“奥斯卡”的奥斯卡得奖影片一个比一个商业而且都是好莱坞常见的片子商业片在这一年被推至顶峰后来的一些三部曲基本上没有越这一年的作品。

由于我们不奖给别人自然也不用参加彩排乐得在洛杉矶诸个旅游景点闲逛。张小桐和我比起来算是当地土著了其实也就是半年前我们还来过加州的暴雪分公司当然那时候我已经在盘算着如何拿这个奥斯卡奖了。

这不仅是一个奖的问题还有开门的意义。正如那年某个黑人女星在拿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之后流着鼻涕眼泪说:“今天我在这里为全世界有色人种的平凡女性们打开了一道门……”当时我听着这个特别感动如果说单纯的种族歧视和偏见是隔阂民族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的话不断在各个领域突破这些障碍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我的得奖感言也由此而生。

到了三月十六日下午奥斯卡颁奖典礼正式开始我和张小桐在詹姆斯…卡麦隆夫妇和《泰坦尼克》剧组相关人员的陪伴下走上罗斯福酒店的红地毯。我对这一切既熟悉又陌生以前在电视里看过但现在身临其境则又是一番滋味。

尖叫和交谈声从来就没停过在凉得要死的风中我勉勉强强陪着张小桐把这段路走完了詹姆斯夫妻中途数次被记者和主持人拦下来侃侃而谈他对今年大奖的看法。我左右张望今年是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