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乖乖这么多钱……”大伯更吃惊了“小桐你写了多久?”

张小桐又掰手指算:“三个月多一点吧……反正也不影响学习我想下个月再写一部。”

大伯没说话估计在心里计算一年能写多少本能赚多少钱算了半天大伯觉得现在得罪这样一个大有前途的外甥女有点不值开始说好话:“呃……我说小桐啊你们学校好像挺反对你写小说的你多少也注意点嘛。”

“我今年还是学年第一啊。”张小桐笑吟吟地提醒自己的大舅“老师说我去重点中学没问题。”

大伯用力点头:“嗯要小心不能松懈。学习为重啊……”

说完念叨着“一年这就是十二万啊”出去了。

轮到小姨和小姨父双亲会审。

小姨是姥姥年轻时一个好姐妹的孩子当时全国闹吸血虫病小姨全家只有她一个人活下来。姥姥把她抱回来当自己女儿养小姨也跟了老爷的姓姓陈。后来姥爷和姥姥都过身了她就搬过来跟我母亲一起住再后来小姨夫和小姨的工厂因为改制效益提升夫妻俩开始跑供销买了新房子才搬出去。

小姨对我们一家人极好跟大伯他们相处的也很融洽尤其最近几年家里有钱之后。

我对张小桐的教导就是:对自己父母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前我让她在自己父母面前表现成熟一些的细节现在就要挥作用了这件事若是能摆平估计之后张小桐再做什么都没人管了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过。

张小桐面对自己父母的时候很冷静和我教她的一样。我告诉她只摆明了说自己希望自己能独立能做一些事情。没有哪个父母听见自己孩子说这些还会生气父母其实都只是担心自己孩子的前途问题只要前途不是问题一切问题都没了。

张小桐按我说的把装满稿费的存折递给自己父母:“我从开始写小说到现在一共有6oooo块的稿费加上你们给我的零花钱一共是614oo多都在这里了。我想自己独立一个账户我想以后靠写作为生。”

小姨和姨父震撼于张小桐的言他们先是低头看了一眼存折又看了一眼自己女儿傻了。

六万块在1991年六万块足够买一栋不错的房子那时候所谓的“万元户”在北关市这样的小城市里还不多小姨和姨父两人一年下来也就赚个2…3万元。张小桐这一招确实把他们吓着了。

张小桐对自己都算半个知识分子的父母说:“我喜欢读书我也喜欢写小说。我希望自己将来不仅能赚到一些钱还能被一些人记住。现在有很多出版社想给我出书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小桐父母只知道自己女儿写小说没想到竟写到这个地步。两人原本准备好说辞都没说出来只是看着存折呆。

隔了半晌小姨轻轻地问女儿:“真的决定了?”

张小桐微微一笑那表情绝不是小学六年级学生能摆出来的:“我要试一下一年之后没有什么结果我继续好好读书。现在我学习也是年级第一你们要相信我。”

惊讶于女儿不知不觉已经这么成熟的夫妻俩同意了张小桐的要求同意帮她办身份证让她独立账户。张小桐则把自己存折里的1万块给了父母让父母给老师买点东西做做好人。

小姨和姨父疏忽了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怎么可能懂得人情世故这些东西?

我明白他们的心思我想那一天可能全家的亲戚都在想张小桐的稿费想到做梦。

………【第八章】………

张小桐拒绝了学校方面的“招安”之后对她的各种报道开始丰富多彩起来。表姐在学校从无劣迹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所有人都惊奇为什么这样一个好学生会写出思想如此复杂不够积极健康向上的作品呢?

人的好奇心是无穷尽的没多久张小桐的名字已经成为少年作家的代名词了更有很多学生以张小桐为榜样。

我这个注策划在幕后嘿嘿冷笑别看现在热闹等一年之后谁还记得张小桐是谁啊?当年全国闻名的韩寒不也就那样么?后来也只能出现在娱乐版了还是因为长的比较能看。

张小桐的时间开始被各种人占用。

先是来信有称赞有批评有自我介绍是什么什么作家协会要求缴纳25o元入会的也有仰慕求爱的更有要求合作写小说的交笔友的……我每天陪张小桐在大把大把的信封里找有趣的邮票然后把它们都丢进大编织袋里给大伯二伯留着冬天烧炉子用。

这段时间我也要进行期末考了张小桐的升学考试早就结束此人还是学年第一成了市三好学生。不过这会三好学生没什么好奖励就是一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