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第一章 被劫

秋风萧萧、落日渺渺

太湖水色空朦,远远望去,水天一色仿佛人间仙境,一片祥和气息

蓦然,金色的芦苇海洋被一只快船犁开,惊起一片湖鸥,舟中七人,正中一个中年文士一身蓝衫手持折扇,目光深邃,直视前方。其他六人,皆手持适合水中搏击的分水刺,身着黑色水靠,面色冷峻,警惕的环视着四周。小舟上并无一桨一帆,亦无人操橹,却滑行甚速,想是有人用极高明的内力驱逐。

小船行不多远,折上一条水道,中年人轻轻挥了挥手中折扇,船立刻停了下来,其它六人纵身一跃,皆尽跳入水中,水中六点涟漪,却只有很轻微的声响,一看就知道这六人全是水中豪杰,浪里白条。

夕阳余晖落在蓝衫中年人身上,一部长髯,目似点漆,形容甚是不俗。只见他盘膝船首,打起坐来。许久,便溶入这无边的湖光山色之中,平静的等待着什么。

距此不过二里,有个小渔村,名唤沐家村,据说与大明朝开国功臣沐英还是八杆子的亲戚,但年代久远,当年的沐英雄都化做一捧黄土,更管不着这远的不能再远的亲戚了。渔村住着二十来户人家,背山面湖,渔猎两可,倒也过的不错,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此时,村口一家走出一个少年,七八岁年纪,长的白净秀气,倒不像水边捞生活的人家孩子,他手提一筐东西边往出跑边喊:“娘,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吧,我快去快回”

不等他娘接话,就飞一般的跑出了村子。一名妇人跟着出来,嘴里嚷道:“小木,不要在外面疯玩,早着回来,让张先生把白鱼野菜早日吃了,放久了就坏了。。。。这孩子”

这叫小木的孩子,在一岁时被母亲带来沐家村,一住已经七八年,母亲虽是一女子,却有着与男人一般豪气,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凭着一身捕鱼的好本事和平时给镇上唐家帮佣,硬是让小木去私憝跟着张先生读了四年的书。让人钦佩不已,张先生说常居水边,水可生木,就给小家伙起了个名叫小木,又因家住沐家村,希望小木有凌云之志,便赐他个名叫沐云,只等来年乡试,考个功名,也好光宗耀祖。

小木的母亲自称王氏,平时很是乐于助人,加之心灵手巧,全村人几乎都受过她的好处,大家都喜欢与之交往,因她性格豪爽,相熟的人无论年长与否都叫她王嫂。这天,她在湖上收获颇丰,把一些小鱼幼苗放归湖中后,挑了两尾大一点的白鱼并一些太湖莼菜也就是渔家常吃的水葵让小木给私塾的张先生送去。

张先生也是个外来户,他的家在村外一里的巢山,他是个风雅人,不愿与市井与伍,在山上辟了一片小园,种了些花草,号称愚园,收了本村与邻村的十几个孩子读书为生。此时,张先生正在园中呵护自己的花花草草,老远看到一个面目清秀的青衫少年从小径过来,不由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小木这孩子,虽然出生贫家,虽然很是聪明,也不自傲,好学勤问,可就是受其母影响有几分侠义气质,常常喜欢抱打不平,调皮不已,很被他骂过几回“有辱斯文”,不过这也只是说说而已,这学生自己还是很爱护的并不想他死读书本,像自己一样读再多的书也百无一用是书生。眼见他走到跟着,就伸手打开篱笆,说道“小木来了?又是给我送鱼吧?让你母亲不必如此,她就是不听,多出来的鱼拿去卖了存着给你买些纸笔多好?”

小木将手中的东西放下,收起在外的调皮劲,正正经经的给老师鞠了个躬,笑嘻嘻的说道:“老师身子不太好,得补补才行,我在沙上写字也是一样的,不需要太多纸笔,老师其实我最爱来给你送东西了”

张先生奇道“这是为何呀”

小木摸摸头“我喜欢老师呀。呵呵”

“一张利嘴,怕是借口给我送东西又去外面玩耍吧?”

小木被人说中心事,也不改口,只是傻笑。张先生将送来的东西放入厨房,又去房中取了一本薄册交给小木,叮嘱道“小木,你母亲只有你一个儿子,你不可在外惹事生非,我知道你有时喜欢斗勇逞强,但你娘产下你时,只有八月,先天不足,身子瘦弱,每每被人欺负,为师虽然不喜你争斗,但也不希望你一副病容,这有一本小册子,是当年我云游时救助过一个道士送我的,他见我体虚质弱,便将这个册子送我,说是可以强身健体,这些年我照此练习,也觉得有些作用,你但拿去吧。”

小木知道老师关爱,心中十分温暖,因自小无父,与老师相处以来,便不觉将张先生视为亲人,也不推辞,接过小册一看,这本册子也不知道是什么什么材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