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如今东路军盘踞青州登莱一1;。热热闹闹的准备大封伪爵。哦。刘七等几名贼头打算纳妾了你们被打东逃西窜。两眼一抹黑。

那罗梦鸿气定神闲。理当探知你等处境艰难。如何便如没事人一般?对了。当初你与杨的婚事应罗梦鸿保的媒吧?”

杨崔氏脸色一变垂头不语。

“响马贼起事。首倡的是刘六刘七背后挑唆的是罗梦鸿。不过。若说河北率先作乱的。却是杨虎。正德四年。此人便在霸州扯起反旗。故而。河北诸盗中。隐隐以其尊。这也是为何众贼寇推举他为西路军首领。据报。你与杨虎是正五年春成亲。那时罗梦鸿将你安插到杨虎身边。一为络。二为遥制。想来临行前与你有过交待吧?”

“……”

“如今。西路军黄淮浴血。东路军逍遥快活。倒是正中你家教主下怀了。此外。本帅还想到一节。不知不算以小人之'度君子之腹。看这东西两路领军人物。路军罗教主本人自不必说。刘六刘七皆是罗教干将。齐彦名则与刘六刘七有救。只怕与罗教也颇有瓜葛。反观西路军。杨虎赵都与罗教无干。一是自立山头。一个是文人从贼。西路军班底也多是杨虎旧部。只有刘三那酒囊饭袋是硬塞进来的。还平白占了个副职。你说。罗梦见死不救。是否存了借刀杀人。排斥异己之心呢?”

听到这里。杨崔氏起怒喝:“住口!义父他他……”连说了几个他。却憋不出一句辩白的话来。

冯虞见此情形。心一动。“不必太过激愤。当年我与罗梦鸿只见过一面。对此人脾性。却比你们都看的真切。只因他当日与我说过这么一句。“我知道大人对罗教教义不以为然。真人面前不说假话。那些东西不过佛道杂陈。编着也不费多大心思。只是。老百姓信这个。没个来世的念想。许多人是须臾也撑不下去的。“只这一句。便知罗梦鸿早有所图。且视天下万民为役使好了。今日且说到这里。你回去好好想想这些年罗梦鸿言行如何。究竟值不值的为他卖命。去吧。好生供给饭食。不的侮慢。还有。传我令。那些被俘的娘子营将兵。不残虐。”

二十日后。渡淮北窜的西路军余已被压缩至归德府以东方圆数十里的黄河滩岸上。周遭是侍卫亲军。|营边军十余万人马团团围困。在他们身后。是三省军民及战俘筑的一条条堡垒线。纵横锁合。黄河上。打着福建水师旗号的炮船往来巡。牢牢锁住这一节河段。可说是插翅难飞。

响马曾试着乘夜|渡。炮船打起火把放出火盆。将河面照的如白昼一般。枪炮齐发。横|水面滩岸响马伤亡数千。不的不缩回营中。第二日一早。封锁区河岸上尸横的血流成河黄河上处处浮尸泛起。随波逐流。惨不忍睹。经此一。响马

生突围之念。只是坐困愁城

冯虞则押来许多响马贼被俘亲眷。阵前喊话劝降。又令各军将免死文书装入瓮中。用投石机抛入贼军大营。的知贼营中已近断粮。冯虞令各军不杀戮俘获贼寇游骑探子。数放回随带贼兵眷属所写劝降信与些许米面。

如此一来。响马贼军心浮动。叛降者日众。初始不过是一两号人半夜摸出营垒投降。数日后便是成群结队来归。饱餐一顿后。这些降贼掉过头来到两军阵前劝降。每每引的对面贼营中大乱。即便是不曾出降的也把出营侦巡视为美差。放下刀到官兵这边吃喝一顿。还能打包带回。到后来。贼军干脆紧闭营门再不敢派游骑出巡了。

眼看响马贼已近分崩离析。冯虞令人将杨崔氏带来。如今的杨崔氏头梳洗的干干净净。换了一身寻常女装。不带一星半点沙场征尘。只是细看去。神情委顿眉目含愁。原先女中豪杰的飒爽英姿是再也不着了。

“杨夫人。如今军情如何。想来方才旗牌已与你说过。本帅今日召你过来。只想问你是否意做件事?”

杨崔氏看了冯虞一眼。“要我劝么?”

“果然是冰雪聪明如今贼营为我大军团团围死。断粮多日每日皆有千百贼兵叛营归顺覆亡之日屈指可数。不过。本帅不想耗时日徒费粮饷。明日辰时。官军将水陆对进。全1;总攻。按着目前情形。想来不用半个时辰便能踏平贼营。全歼贼寇。不过。本帅有好生之德。想给对面贼寇最后一线生机。杨夫人若能入劝说彼等纳降。也算是救下一众生了。”

“弟兄们若是降了。官府真能一个不杀?还是要骗我义军放下武器。之后坑杀?冯大人。回起事闹的这么大。事后如何处置。恐怕你也无权作主吧?”

冯点头道:“本不打诳语。赵刘三等贼首罪大恶极。是难逃一死。不过。战死也是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