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1/4页)

一路上,冯虞想起这两年三见正德,哪次不是升官带发财,就说这次,升官那就不说了,赚得脚踏车生意的第一笔订单,局面就此打开,这是一大收获。正德允诺赐字赐婚,这更是少有的荣耀。大明开国百来年,除去公主驸马,得天子赐婚的可没几位。至于赐字,改名的倒是不少,皇帝取字才赐字的,弄不好还是国朝头一例呢。

不过要说此行最大的收获,还是那凭空生出的都百工使司。以往冯虞发家所凭的那几桩生意,要严格说起来,不是以权谋私就是违律行商,如今得任都百工使,名正言顺搞生产跑经销甚至贩洋货,这才是货真价实光明正大的大明官商!如此一来,连带往日那些个营生都一并得以洗白,不必再东躲西藏张冠李戴。冯虞越想越得意,按着如此情形,真恨不得每月进京觐见个一回两回的。

回到馆驿,里里外外顿时轰动。“这不是冯大人吗。他穿的莫非是……”“蟒袍啊!”“咱们锦衣卫十来万人,可只有指挥大人有这一身!”“可不是,下午出去那会子还只是斗牛服,这就换上了。”“冯大人这必是入宫见驾了。”“哎呀,皇上必是极亲厚冯大人,去年他进宫也是如此,来回便是一身新……”

与蜂拥前来道贺的众多锦衣将校一一打过招呼,冯虞方才回到客房。朱潜、林炫二人不凑这个热闹,只在房中等候,待得冯虞进屋,这才过来道喜。朱潜一边接过冯虞怀中圣旨,一边笑道:“看这架势,大人必是大发了,这圣旨都一堆一堆的往家搬呢。”

冯虞将今日进宫情形与二人一说,朱潜自是大喜,“陛下与大人如此亲睦,着实是好事。大人此番回榕(福州府别称榕城),正好大展拳脚,做出一番大模样来。”

林炫听着却直皱眉:“天子身系家国,总该勤政才是。当今这位……未免有些……”

冯虞与朱潜相视一笑,朱潜压低声音对林炫说道:“有些什么?荒疏么?此处耳目甚杂,不多说这个,兄弟你也是读过史书的。除却开国的,史上有多少勤政的皇帝,你自算来。不做圣贤便为桀纣,那是书呆子话。只要不残民为乐,便知足吧。再说大人此番行事,想来你也是另有看法,为臣子的,当谏君以行大道,不济也应固守臣节,是吧?”

林炫喃喃说道:“圣人云,达则兼济天下,退而独善其身……”

朱潜拍了拍林炫的肩头,“小兄弟,读圣贤书容易,做起事来却没那么简单了。你细想想,真要做些事业来,凭什么独善其身?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大人一意稳定福建局面,这便上连中枢下关绅民,没有点长袖善舞的功夫,哪个听你摆布?你家老爷子放你出来,便是要你多看看这些书本上不曾写透的世情文章。”

冯虞看林炫一脸的混沌,笑出声来,“林兄弟,这些个,府上老爷子居官数十载,可比我与自明有心得,何不回头问他。现下不说这个,自明,这两日你便帮着将洋货店张罗起来。林兄弟,你也帮着些。我呢,打算拜望当朝李阁老一回,衙门里与吏部、兵部、户部也得去拜拜山门,回头张永那边还有桩事要料理。你们这边店铺做起来,我还打算演一出好戏呢。”

接下来这几日,冯虞便在皇城内外满处跑,先后登门拜会锦衣卫指挥石文义、当朝首辅李东阳、大学士焦芳、吏部尚书张彩、兵部尚书曹元锦、户部尚书韩文。对这位几乎是一夜蹿红的少年新贵,这些当朝重臣也是好奇与高看兼而有之,出入都是客客气气言谈甚欢。其中,李东阳甚至与冯虞详谈了近两个时辰,临别时又赠送了一幅手书行楷长卷《长江行》:

大江西来是何年,奔流直下岷山巅。长风一万里,吹破鸿蒙天。天开地辟万物茁,五岳四渎皆森然。帝遣长江作南渎,直与天地相周旋。是时共工怒触天柱折,遂使后土东南偏。女娲补天不补地,山崩谷罅漏百川。有崇之叟狂而颠,坐看万国赤子沦深渊。帝赫怒,罚乃罪。神禹来,乘四载。驱大章,走竖亥。黄龙夹舟稳不惊,直送驰波到东海。朝离巴峡暮洞庭,九派却转浔阳城。萦纡南徐万余里,更万余里通蓬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下,其大如股空纵横。长游清济出中境,曷敢南向争权衡。千流万派琐琐不足数,虽有吐纳无亏盈。下亘厚地,上摩高空。日月出没,蛟龙所宫。奇形异态,不可以物象,但见变化无终穷。或如重胎抱混沌,或如颢气开穹窿。或如织女拖素练,或如天马驰风鬃。空山怒哮饱后虎,巨壑下饮渴死虹。或如轩辕铸九鼎,大冶鼓动洪垆风。或如夸父逐三足,曳杖狂走无西东。或如甲兵宵驰,聚啸满山谷。或如神鬼昼露,万象出入虚无中。吁嗟乎长江!胡为若兹雄,人不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