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1/4页)

极受朝廷优渥,若是一位褒扬,只怕养出骄兵悍将。以臣愚见,此番下旨,是不是扬全军,而切责统帅,使其知怀敬畏,全心效命。”

这话一出,满朝哗然。许多人心中暗想,这等大喜日子给皇上添堵上眼药,这不是找倒霉么?

果然,正德听了这番话,登时怒发冲冠。“看来你还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说的是愚见。依朕看来,简直是愚不可及,无可救药!什么‘全局调度上还是颇有瑕疵’,打仗怎么回事你知道吗?贼寇都是夯货,你叫他往东他不往西吗?以一敌十,犹能歼敌大部,这是何等难事,跑出几千一万的算个什么?朕给你十个官兵,让你往野地里兜捕百名悍匪,你试试?站着说话不腰疼。什么‘骄兵悍将’,要是官军全如侍卫亲军一般精锐悍勇,响马起事时便可一举平定,朝廷还用得着费这许多气力么?如此骄兵悍将,越多越好!”

正德越说越气,乾指大骂:“响马肆虐近一年,朕不曾见你出过一个主意,拿过一个办法,尸位素餐无所事事,如今仗还没打完,就来无事生非。真真是个龌龊小人。难怪冯虞出兵前与朕说,就怕他统兵在外,朝中有人搬弄是非,他远隔千里、一心战事,有口难辩。这些日子,朕看众卿尚能共体时艰,悉心任事,还觉着冯虞过虑了。今日看来,冯虞果然是有先见之明,难怪他能老打胜仗!你这分明是想踩在前方将士头上标榜清名,其心可诛!以朕看来,所谓骄兵悍将不足虑,怕的就是这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人!来人——”

一群大汉将军拥入殿中。

“将这奸佞与朕拿下,痛责五十杖,发回原籍,永不叙用!”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夜长梦多

着那御史被扒下官袍拖了出去,正德的气算是消了阁依前言拟旨。/首/发

散朝之后,宦官奏报,李东阳求见。正德好生纳闷,这老爷子平日里若无大事,就如甩手掌柜一般,难得见着人影,今日如何想起到宫里串门来了?“宣。”

见礼赐坐之后,正德仔细打量眼前这位须发皆白的元老重臣。这两年,眼见得老爷子一天天显出老态来。这几年,刘瑾弄权、鞑靼入寇、各民变风起云涌,说重些便是风雨飘摇。在这般局面下,朝廷依然能勉力支撑,这位首辅人前一副逍遥模样,背后只怕没少为国政操心指画。

正德不是傻子,这些还是有数的。

“李爱卿,这些日子,你费尽心力,操持中枢稳控全局,前方能有如此大胜,爱卿功不可没。”

李东阳笑道:“皇上过奖啦。前方将士忠勇,统帅善战,老臣不敢居功。这几年下来,老臣自觉风烛残年心力交瘁,只是频频生事,不好半道上撂挑子,也就咬牙勉力支撑。如今朝廷已入正途,外地势穷,响马贼平定在即,老臣也没甚牵挂,该是放手的时日了。今日来,乞请骸骨。”说着,李东阳便要起身下跪。

这番话可把正德吓了一跳,赶忙起身搀住李东阳,“李爱卿、李先生,千万莫生这等念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如今海内初平,千头万绪,还得老爷子你坐镇总揽。你这一撒手,朝堂不是全乱了。使不得,使不得!”

李东阳道:“皇上对老臣如此抬爱,受宠若惊啊。不过,如今朝廷新人辈出,文有杨廷和、梁储、刘忠,皆是干员能吏,武有冯虞、杨一清,威名赫赫,宵小丧胆。响马贼平定后,只要皇上勤政爱民,群臣恪尽职守,海晏河清,中兴局面可期。老臣也没几年活头了,采菊东篱下,在乡间看看皇上治下太平景象,此生足矣。”

正德将头摇得象拨浪鼓一般:“不可不可。如今冯虞、杨一清安邦定国,武功煊赫,这一头朕不操心。文官则不同,刘瑾奸党祸国多年,朝政荒废,官风日下,想要扭转还需时日,几个新晋阁臣执掌中枢不久,还得借重先生做那定海神针。您就勉力再支撑三两年,到时衣锦还乡光耀桑梓,朕决不亏待。”

正德言辞恳切,李东阳鼻子一酸,一时说不出话来。缓了一阵,李东阳惭笑道:“惭愧,老臣失仪了。既然皇上如此说,老臣就勉为其难再支应一阵,给后辈铺铺路就是。对了,皇上,前方战局已至收关,想来得胜班师近在眼前。不知皇上可曾想过如何封赏恩酬?”

正德尴尬一笑:“这个。朕倒不曾仔细想过。之前冯虞追剿西路贼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想转战山东却是横扫千军势如破竹。战局变化如此之快。如今倒还真要赶紧商议此事了。”

李东阳点头道:“今日朝班上。那御史哗众取宠。不顾大局。皇上处置得极是。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