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1/4页)

,变生不测。”

正德问道:“那你说,如何行事才算妥当?”

张永笑道:“此刻,那刘瑾正在冯大人处。”

谷大用忙附和道:“张公公所言极是。如今内行厂、东西厂、锦衣卫靠不住,京营也在刘瑾手中,团营人马鱼龙混杂,惟有冯大人侍卫亲军靠得住,且又战力绝伦。皇上一道旨意,宣冯大人所部连夜入京,大局即可抵定。”

正德沉吟片刻,笑道:“你们这是不想脏了手,让人说你们自残同类。调冯国城不是不行,可是夜半如何入城?大军调动,惊天动地,若是刘瑾被惊动,出了岔子如何是好?”

张永不假思索答道:“这却不难。刘瑾此刻正在冯虞府上,皇上遣人飞马传旨,但凭冯大人府上亲兵便能成事。至于夜半入城,凭圣旨自然出入无碍。若是遣一重臣,率人盯在当场,想那五城兵马司也不敢造次。”

正德一想,是个办法,当即起身,自行取了笔墨,草草写就几封圣旨。取了随身所携印章盖印。“马永成,你即刻携了旨意往国城府上,拿住刘瑾及其亲随。哦,同时遣人召集手下亲信人马来宫中听用。张永,你辛苦一趟,往豹营调兵。同时,你调团营大军至京师城外听用。谷大用,你领了旨意带亲随至城门处给朕盯牢了。不必告诉他们出了什么事,只要开着城门就好。还有,今夜当值门军全给朕盯牢了,莫走了一人前去报讯。还有,你再派些得力可靠人手,分头将内行厂、锦衣卫、京营盯牢了,若有异动随时来报。”

三人见正德一改往日懒惫,精神抖擞。雷厉风行,且号令不乱,个个心头惊惕,忙不迭起身应命,领旨而去。

且说马永成。出了皇宫便命亲随回去召集心腹人马。自己揣着圣旨领了一干随从护卫直奔镇辽侯府而来。到了府门处一看。刘瑾车驾果然在此。随同跟班、侍卫都在边上候着了。守门兵丁看一大拨人上前拦住。行了个军礼问道:“请问这位公公。深夜到府上何事?”

马永成朝身后护卫丢了个眼色。让他们过去盯着刘瑾一干随从。自己冲那门军低声说道:“速去唤你们亲兵队长出来。圣上有密旨。”

那兵丁听了一激灵。不敢多问。扭头跑进府里。不多时。新任亲兵团长赖时亨脚步匆匆赶了出来。行礼问道:“不知公公如何称呼。有何吩咐?”

马永成正色道:“咱家便是东厂厂督马永成。此处不是讲话所在。咱们进去说。”

此时。刘瑾与冯虞二人已在花厅内呆了有一阵子了。刘瑾坐在太师椅上。手中把玩着茶碗盖子。慢条斯理地说道:“京师产业。你自可留个信得过地慢慢料理。至于北上水师遇台风溃散之事。咱家却是帮不上了。再调船队赴京。一来一去又是一个月工夫。若是再出点什么差池。冯大人你莫非还打算在京师过年么?之前可是你说什么。咱家依什么。唯有这时限不能拖延。”

冯虞苦着脸说道:“公公说哪里话来。横竖是要南下。下官也不想这么没鼻子没脸地耗着。只是这老天爷难从人愿。皇上那边也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哪怕是真来不了船。那也得寻个说法交待不是。这个。别人没法子。于公公你来说。却是小事一桩。今日下官也是厚了脸皮求告。要么宽延些时日。要么。就得请公公美言几句了。”

刘瑾摇了摇头,笑道:“冯虞啊冯虞……”正待往下说,却听得有人叩门。“都护大人,宫里有旨意!”

听了这话,两人都是一愣。不过,冯虞的眼角却微微漾起一丝笑意。冯虞抬眼看了刘瑾一眼,待他微微点头,上前打开房门。外头站着的,正是马永成。两人对视一眼,会意一笑。

马永成手捧圣旨进屋,抬眼一看,刘瑾果然在此。“哟!刘兄,你也在此啊。”

刘瑾不明就里,随口答道:“哦,方才有些要事来寻冯大人商议。既然圣上有旨给冯大人,咱家先回避吧。”

马永成笑着摆摆手,“不必了。圣上这旨意也与刘兄你颇有关联,干脆一并接旨吧,省得小弟我传两回了。”

待二人跪好,马永成展开圣旨,尖声念道:“查刘瑾贪赃弄权,勾连宵小,谋乱萧墙,有负圣恩。着即拿下,钦此!”

话音未落,门外冲进来几名东厂番子,绳索齐上,没等刘瑾回过神来,转眼便将他捆翻在地,一名番子随手取了块手巾便将刘瑾的嘴给堵上了。此时,门外也传来一阵扭打声,随即,亲兵团长赖时亨迈步进屋,向着冯虞敬礼禀告:“报告,方才马督公向末将出示圣旨,指令末将率兵将那刘瑾部下一网打尽。现下门外几个刘瑾亲随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