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1/4页)

有笼子格挡,纷纷倒退。

正德在宝座上看得有趣,起身走下丹墀,围着笼子转来转去看个不停。半晌之后,正德方才转身面向群臣说道:“果然是长相稀奇。诸位爱卿可知其来历,确是上古所传的圣兽么?”

只听首辅李东阳说道:“这黑虎看毛色一望而知,定然是真。这朱雀么……《梦溪笔谈》云,四方取象,苍龙、白虎、朱雀、龟蛇。唯朱雀莫知何物,但鸟谓朱者。羽族赤而翔上。集必附木,此火之象也。谓之长离。又书或云,鸟即凤也。按这说法,古人也不知朱雀其形若何,有人说便是凤凰,又有人说是玄鸟。陛下恕臣才薄学浅,难以辨知。”

却见辅臣焦芳出列说道:“凤凰是百鸟之王,朱雀却是天之灵兽。朱雀与凤凰,不可混为一谈。臣观这鸟儿,假设它便是朱雀,头顶那一撮凤翎,远观之倒似凤凰,将它误认作凤凰也是情有可缘。”

此时,又有一名文官出班说道:“《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南方朱雀,从禽之长,丹穴化生,碧雷流响,奇彩五色,神仪六象,来导吾前。这鸟儿虽来自南方,羽色丹朱,形态如乌,却与后两句不符。只怕未必便是朱雀。”

一时间,朝中众多文官议论纷纷,直如集市一般。一干武将没那么高深学问,掺不进去,却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过在他们眼中,那黑虎显然更有看头一些。

看文臣们掉书袋掉得不亦乐乎,半天也说不出个准话来,正德有些烦了,回到龙椅上一挥手,立时便有站班武士齐齐一踩地面,殿内顿时安静下来。“众卿不必多言,朕已有数了,这便是朱雀。来自南方,羽色丹朱,形态如乌,不是朱雀还是什么?所谓奇彩五色,神仪六象,只怕是附会了。”

这时吏部尚书张彩朗声说道:“自古圣君出,祥瑞现。当今天子圣明、海晏河清,自然有圣鸟祥兽现世。况我大明火德印火德,朱雀羽族赤而翔上,为火之象也。《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朱雀出自南洋,正合陛下恩泽四海,德被八荒。”

给正德与张彩这么一唱一和,朝臣哪还敢再说一个不字?难道要说当今天子不圣明,如今不曾四海归心?能做的只有一齐跪倒恭贺了。冯虞发现刘瑾一党今日似乎是约好了,一齐出来说好话,心中不免有些诧异,忍不住瞧瞧抬头看向正德身侧的刘瑾,却见他也向自己看来。两人一对眼,冯虞给了个感激的眼色,那刘瑾微一颔首,便转过头去,目光平直,摆出一副心无旁骛的模样。冯虞仔细一琢磨,忽然明白了其中奥妙,祥瑞出,说明天子圣明、朝政清明,其中自然有他刘瑾用心辅佐的一份功劳。从这上头来说,刘瑾一党能不用心抬轿子敲边鼓么?

只听正德说道:“这两年,福建吏员用命,治下安靖、百姓乐业,如今又访得祥瑞。诸位爱卿合议,当如何封赏才是?”冯虞、杨风二人听到这话,对视了一眼,屏住呼吸,倾耳细听。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上屋抽梯

给正德这一问,金殿上刹那间静了下来。能蹲在这地方的,哪个不是人精?所谓明哲保身,便是要揣摩上意,与人为善,若是做不到这两条,最好是免开金口不犯错。显然,这会儿绝大多数人是抱定了后一条宗旨,打算看看风向再说。

稍过了片刻,却听有人说道:“臣有本奏。”

话音刚落,只见一人闪身出列,却是兵部尚书曹元锦。只听他说道:“冯虞镇抚一方得法,进呈祥瑞有功,又已是正二品衔,按说本应调入中枢重用。不过,冯虞毕竟向来在地方任职,遽然入中枢六部,难免有些难以支应。依臣之见,不妨先任南京兵部左侍郎,正三品实职,过个一两年熟悉中枢事务之后,再入京重用。”

听了曹元锦这番话,许多人心里嘀咕,这哪是什么封赏,分明是明升暗降。哪个不知南直隶的官全是虚职备位。那冯虞远在福建,几时得罪了这位尚书大人?

看曹元锦不对劲,首辅李东阳赶忙发话:“福建这地方山高水远,民风彪悍。。。开国以来,几乎无日不生事,幸赖冯虞用心得力,这两年闽省安定许多。如此干员,不可轻动。再则,这两年朝廷屡加封赏,冯虞的官升得是够快了。此番多加厚赏也就罢了。”李东阳这番话就事论事,本是持平之论,不过冯虞心中有数,这是老爷子不漏行迹地帮衬自己呢。

正德听两人所说都不合自己心意,皱起眉头。正待开口,却见大学士刘宇出班上奏:“陛下,依臣愚见,冯虞确属干员,且功在社稷。不升赏难以服众,即便是赏轻了,只怕也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