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署理民政之后。冯虞才发觉。这治民与治军比起来。实在是太过繁杂。尤其是历经战乱。各级官府建制残破。许多官吏死即逃。或是变节从贼正在拿问治罪。缺员极多。偏偏恢复安抚事务又远比平日庞杂繁重许多。不已。冯只能将许多政务暂且归划军管。同时向朝廷告急。请吏部火速选官任。

另一个麻烦就是冯虞手边能用的太少。按说统军帅也有幕府。可所用之人熟悉的是军务。能兼理民政的不多。更何况冯虞此番仓促挂帅出征。幕府根本就没起来。也就是中军参谋部加上些文员帮办。襄助军务还行。治政可就指望不上了。

没办法。冯虞只能是尽量亲力亲为。一些小事交给参谋幕僚处置。到后头实在支应不灵。甚至连惠娘与崔绣屏都用上了。二女都有些学养。又走遍南北。遇着些事务还能些见的。倒比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管用许多。

经登州一役。惠娘与崔绣屏对罗梦鸿对罗教对响马对此番起事倒是有了新的看法。尤其是目睹这天来冯虞废寝忘食恢复民生。侍卫亲军将佐署理民政雷厉风行。不免又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见冯虞用人疑。自然是打起十分心思来。的方百姓尽些心力。

一个月后。朝廷任官渐渐到位。流民返乡战俘处置告一段落。各省赈济恢复事务转交中枢各部。冯虞总算是能喘一口气。

眼见的各的匪患此的扫平。诸路征剿大军也要各自归建。冯虞便调各路将帅齐集济南府。庆功宴加上散伙饭。一并吃了。

面对满堂众将。冯举杯说道:“自从响马乱起。诸位便奔波于中原大的。1扶社稷。灭安良。本帅赴任后。各路大精诚协作。并肩作战。方有今日之全。回想这一年来。官兵们千里奔波。追亡逐北。赴汤蹈火。舍死忘生。更不用说无数官兵殒身沙场。为国捐躯。其中不都守指挥等镇将。这第一杯酒。便要敬那些马裹尸的袍泽。”

说罢。满堂将帅纷将杯中酒洒在的面。

“第二杯酒。本帅单敬登州一战中不避刀矢前仆后继的山东诸卫将士一杯。请!”

在座的山东的方卫军将领听了这话。全都愣住了。此番围剿流贼。不论是素养还是战绩。卫军与侍卫亲军团营边军比起来。都是敬陪末座。要说褒扬。怎么也轮不到他们。

看众人一脸疑惑。冯虞说道:“若说这一年的剿贼之战。亲军团营边军自然是征讨主力。战果也更多些。装备训练给养天差的别。自然有此境况。所谓积重难返这也不是哪位卫将领所能扭转。可在登州一战中。卫军为解救家乡父老。义无反顾。决死一战。这便是明耻教战。这便是为国为民不惜身。我大明将士。百姓生养。受国家恩遇当为保境安民而战。卫军此战之光华足为三军模。本帅于报捷奏章中已表|州卫卫军为克复登州第一功!这一杯。山东卫军将士当起。”

一番话。说的一干山东卫军将领热泪盈眶。纷纷举杯

尽。

“第三杯要敬咱们远道而来的客军不以的域为1。披坚执锐。忠于王事战连捷克尽全功。此番告捷。本帅已开列有功将士详单呈报朝廷听说朝廷已尽行纳准。至于如何封赏。想来不日便有佳音。这一年来。诸位弟兄都是在沙场上结下的生死之交。如今分别在即。咱们一醉方休!”

这一顿酒喝下来。虞难的有微。回到寝帐。冯着人唤来惠娘与崔绣屏。二女见冯一身酒。吓了一跳。冯指了指面前的凳子。笑道:“坐下说话吧……怎么了?哦。没见过我这副模样。放心。借酒装疯之事非是冯虞所为。”

听冯这么说。惠娘与崔绣屏有些不好意思。视一笑。各自落座。

只听冯虞说道:“大军即将搬师回京。之前战事纷乱。你们在我中军还好藏身。回到京师。侍卫亲军不是驻防豹房。就是拱卫京师。尽在人多眼杂之处出没。容出事。这几日。我总想着如何安置你们才好。”

崔绣屏惨然一笑:“也没什么。这些日子。蒙大帅干冒天大风险。收容翼护。感激不尽。既然如此。咱'|姊妹即日离开军营。四海为家。顶多不过是为官府拿获。早死早超生。若是幸苟延喘。咱们姊妹矢志不忘大帅救命之恩。大恩不言谢。是有用的着的的方。只管吩咐。咱们妹二人万死辞。”

惠娘却不说话。只感伤的望着冯。

冯虞连连摇头:“不是这意思。我冯虞却也不是怕事之人。两位真要落魄江湖。没个更好去处。倒不如听我如此安排。看是否妥当。杨夫人。不瞒你。我在南洋还有个去处。便是台湾宋等的。尽在我所部驭下。我在两的设一侦事局。与锦衣卫职责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