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1/4页)

我军中坚。”

“不错。我想,日后咱们都督府辖区汉人男丁三丁抽一,须服义务役五年,之后未晋校尉卒长者可准除役。此外,都督府所辖军马,旗号、服色、官阶均须变更,以免为人勘破,告到京师,徒增麻烦。”

“大人可是有了腹案?”

“不错。”说着,冯虞转到书架前,打开抽屉,取出一叠纸张交与朱潜。“你且看看,可有不妥之处,尽可提出。议定之后,立即发往台湾,都督府军民一体遵行。”

朱潜接过文稿,细细读来,越看神色越是肃穆,口中不停叹道:“大人早已考虑周全,自明叹服!”看完之后朱潜说道:“大人,此案庞杂,一时间尚未能参透,能否让我带回细细思量,明日作答?”

“有何不可?只管带去,莫弄丢了就是。对了,此番领军攻略吕宋的是何人?”

“把总胡锐。”

“此人倒是有勇有谋,善能用兵。这样吧,咱们去封信,以台湾都督府之名,封其为吕宋总督。吕宋诸岛用兵方略,准其便宜行事。另外咱们定个规矩,日后开疆辟土但有所获,从征军十取起一。其中三成归统兵官,全体将兵按官阶均分四成,另三成专赏有功将士。此令便由吕宋之役始。此外,日后各总督府所收赋税,五成缴交台湾都督府,五成留于地方,由总督全权支配。不过,当地养官、驻军、营缮、抚民开销尽在其中了。”

朱潜听了倒吸口凉气,“如此厚赏,几年兵当下来,个个必是富得流油了。岂不是令治下人人向往从军开战,征伐四方!不出三十年,只怕南洋尽入大人觳中了。”

第二百零六章 重组

听了朱潜这话,冯虞“嘿嘿”一阵冷笑,“区区南洋算什么?但有一日,我水师战舰所及之处,尽列我华夏疆土。不过话说回来,此议是否可行,咱们再斟酌。总督事权也不好过大了,以免尾大不掉。”

回到家中,朱潜又将文稿拿出细细揣摩。

按着这份文稿,冯虞打算将台湾都督府改设南洋都督府,统管南洋军政民政。杨风代大都督一职,领台湾总督。黄伟任都督佥事,林炫任都督府参议。下头对应朝廷六部分设六政司,不过是将礼政司换为学政司。占领区设总督,统管军政事务,下设镇守使领军,经略使理民政。总督、镇守使、经略使任期五年,一般不连任、不兼领。

军队这一头,军政军令分开,军政司只管军政,陆师、水师分设两提督,受都督府军令辖制。都督府之下专设参军室,专职参谋军务。

军制方面亦有大变动,衔职分列。军职方面,火器部队按三三制编练,冷兵器部队按二五编列,官职由低到高依旧是伍长、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总兵。军衔则为下、中、上等兵,下、中、上士,少、中、上尉,少、中、上校,少、中、上将,元帅。军衔兼顾服役年限、军功、职务而评定。军衔识别标志由星、杠合成,平日缀肩袢,着甲时镶于胸甲、背甲。

各路远征军应由火铳手、刀牌兼掷弹兵、炮军、骑军、辎重兵混编而成。军服、盔甲、旗号制式暂沿用官军制式。服色则改为灰绿。此外,南洋补给不便,兵士每人增发制式野战背囊一具,火铳手另有战术背心一件,战靴改为硬革底皮靴以护足。不过这些也只能等着相关工坊建成后逐步配发了。

斟酌再三。朱潜次日下午方才来见冯虞。“大人,这份文稿我已细细看过,官制厘清,文武互制。已是颇为完备。只是有两条,不妨稍作斟酌。”

“哦?说来听听。”

“一个,不妨将杨风职务中那个代字去掉,以示信重。第二,这参军室须专设么?现行军中主簿、参军、镇抚、经历、都事等职照搬过来,为都督府幕僚当是尽够了。”

冯虞说道:“第一条,自明说得极是。反是我小家子气了,便按你所说的办。至于第二条,增设这参军室,我自有深意。不过。这名号看来不甚响亮,容易引人误会,干脆改名作好了。”

“总参谋部?”

“不错。所谓总参谋部,便是襄助大都督行指挥调度全军之权地专设部司,主管规划建军方略、研拟战略战术、搜集研判军情测绘地形、统管军机讯报、统管三军教训操演、统管军资调度,有作战规划指挥之实权。”

朱潜大惊,“这总参谋部职权如此之大!”

“不错,故而务须所用得人,否则宁愿虚位以待。我想着。日后待台湾规模已成,便劳动老兄你去台湾接掌该职。”

见冯虞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