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刘家成扛着锄头准备去菜地,被林氏叫住,“家成,娘和你说会儿话。”

李采薇看了一眼刘家成,“娘,我先去河边洗衣服了。”

“采薇,你也留下!”

李采薇知道早晚会和余氏对峙的,之前没有这么明显是因为自己能够帮助她,对她有利用价值,现在不同了,矛盾明显激化,随时都可能爆发,这婆媳问题自古到今都有。

她放下手中的活,拿了一张凳子坐在余氏的对面,郑重其事道:“娘,你想要我说什么?是要我说我不孝还是不懂人情世故?”

余氏见她面不改色,“你倒有几分自知之明。这村子里现在都知道你把你娘接到家里来了。”

“我娘是我娘,你也是我娘,难道我把娘接过来违背天理?我尽点孝道难道不可以?”这古代人的思想还真是无法让人理解,女的地位再低,也不至于连基本的孝道都不行。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嫁进刘家,就是刘家的人,没有刘家的人去赡养外人的道理,你要做的是伺候你老公,孝敬公婆。”

“我嫁过来了是没错,我伺候家成我也愿意,但是我不能看着我娘生病不管!”

“把你丈夫赶出家门,这传出去还不得让村里的人笑话?”

“娘,你也看到家里的条件,我娘中风在床,难道要将我娘丢到大街上不成?家成回去娘那里住一段时间,不是正合你意?再说了家成不可能一辈子都住那里,等家里挣钱了到时候做了新房子,他就搬回来住了。”

“你娘有你娘家人的养,哪有由女儿来养你的道理,要是你娘家人都死光了,那这个理还说得过去。”

“娘,你这话说得过分了,我爹刚去世,家里就剩下我哥哥,我哥一男人怎么能照顾好我娘,我代替我哥哥照顾我娘有何不可?家里还很多事情等我去做!”

余氏站起来,气得半死,回到老宅的时候,她还一直念着,“这媳妇要不得,嘴皮子这么厉害,以后家成还不被欺负?”杨氏听此,心里却乐开了怀。杨氏正在院子里剥瓜子吃,慢悠悠地起身,倒了杯凉开水递给余氏,“大姐,你怎么气成这样?这家成媳妇可是出了名的能干,小小年纪就挣了这么多年,你这以后肯定是享福的命,该不会是采薇这丫头气到你了吧?”

余氏也没说话,她是要面子的人,现在村子里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儿媳妇养中风在床的娘的事情,还把自己的儿子赶出了家门,这村子里的人会怎么看自己?

余氏起身,回到了自己房间,知道杨氏正在看自己的笑话,清静清静想个办法,怎么解决此事。

周氏从房间里出来,正忙着给李家胜收拾东西去县城参加考试,也听到李采薇将自己的娘接过来的事情,准备劝劝余氏。

刚出去,便看见杨氏也进了余氏的房间。

杨氏明显是来看热闹的,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采薇丫头可真是有能耐,这年纪小小就能挣钱还能赡养自己的娘,这刘家村还是第一个,这传出去人家还不得羡慕你,你生气个什么劲。”

周氏进去后找了位置坐下,知道余氏刚去找过家成媳妇,看来是没有谈妥,“大姐,你也别太生气,这家成媳妇也是个孝顺人,村子里的人知道了也只会夸家成娶了一个好媳妇。”

杨氏抿嘴笑道:“家成媳妇还小,这家成回来也好,家成年纪虚岁也十六了,每日和一个还没有成年的丫头在一起也没有什么结果,不如我给你一个建议,这样既可以解你的气,还能让采薇丫头生气。”

余氏一听,对杨氏的话有几分兴趣,“你说说有什么好办法?”

“我看不如让家成再娶一房,找个能生儿子的人老实的,帮你生个孙子,这采薇丫头不过是童养媳,当初你买过来的时候也没答应一定要将她养大。等你抱上了孙子,你便可以理所应当地将家成媳妇赶出去,到时候家成怕是也没有什么意见。”

余氏一听,这倒是个不错的方法。只是这么做有点不厚道。不过,自己活到这把年纪,不就是希望家成早点成家立业,早日抱上孙子。采薇丫头才十岁,要说生孩子还得再等上几年,自己也六十五了,还能活多久?

余氏有些犹豫,可杨氏的话确实也是自己心中所希望的,“可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家成娶了这麽个媳妇,这现在要又要娶个,说出去也不好听。”

杨氏加把劲,煽风点火道:“采薇丫头进来的时候你也没有一定要她嫁给家成,不过就是买过来的丫头,他们没成婚也没有什么关系,到时候给她点银子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