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第16节 各路诸侯纠纷起

却说这边董卓没了华雄,一时也不知道再怎么个打法,就把袁绍的叔叔袁隗满门抄斩了。这招让我想起小时候和兄弟下象棋。每每车马炮整不出大动静来了,就拖回来吃几个小兵小卒开开胃。

这边忙活了一阵,董卓又整装待发了,纠集了二十万人马,兵分两路杀来。到两军对阵的时候,你看那吕布,又披金戴银地骑马立在了阵前。据现代营销策略上讲,口才是一方面(打仗那就得说技能了。)这是内。外在的,就得注意服装穿戴,言谈举止,从一开始就得给对方一种气质上的优势。关于这一点,吕布掌握得很好,所以一戟一个,没费多大劲。自此,吕布的威名就更是了得,让人望而生畏。

各路诸侯退回来开会。会没开完,吕布又打上来了。——看看,干实事还是来菜些,开会在古代就是一项艰巨而又毫无意义的工作。这回公孙瓒出迎。可他哪打得赢吕布啊,人家年轻力壮的。张飞一见公孙瓒败退,就冲过来顶住了。打来打去,不分胜负。关羽也挺将上来,二比一,还是个僵局。三差一,上刘备,可以整一桌麻将了,还是一时和不了。最后,吕布终于招架不住,虚晃一枪,夺路而逃。

吕布一败,这边诸侯趁势追击,一齐杀将过来。张飞远远地看见青罗伞盖,知道是贼头子董卓,立马高呼:“摛贼先摛王!”——谁说张飞是一介武夫?在很多时候,他的头脑其实蛮灵光。

不过张飞的最佳表现时刻还未到来,高潮需要层层推进。所以打到虎牢关下,上面石头纷飞,只有撤退,回家受赏。

有赏必有罚,还有扯皮拉筋秋后算帐的。

孙坚就找到了袁术:“凭什么不发粮草给我?我上为国家,下为你家门之私,我图个啥?”袁术自知理亏,只有杀个谋士让他消气。乱世之中,人的命可真不好说,拿这文官来说吧,命都系在舌头上呢!献个好计,主子高兴了,升官发财;不高兴了,就得倒霉;啥也不说吧,人家养着你干啥?——咔嚓!一辈子的奋斗眨巴眼就玩完。比如袁术手下这个无名谋士,再比如董卓手下的周毖、伍琼。就一句话:“你们当初保荐的袁绍不是个东西!”

董卓真是烦啊,被八路诸侯打得焦头烂额,于是又想挖人墙角之计,联姻孙坚。可虎门岂容犬女?更何况这个女儿只怕又是认的干亲。董卓又不是没认过?古人老做这种事,比如后来的貂蝉。虽然女人如衣服,可女儿还是如心肝,不能轻易割舍。

董卓没办法,继续打吧,对方英雄众多,于是听从李儒之计,迁都长安。

这可真是个劳民伤财的活计,一路上烧杀抢掠,死伤无数。

洛阳城空了,八路诸侯进驻。

曹操找到袁绍说:“此时正是追赶董卓的大好时机,*人怨之际。”可袁绍不想追,其他诸侯也不想打,眼前有清静日子过了嘛。

曹操愤怒之极:“竖子不足与谋!”自带了人马去追杀董卓。

我在想,刘备等人怎么也不去追呢?因为在公孙瓒手下?我认为老罗没安排刘备去追,应该是充分考虑到了他的性格。曹操的江山是打下来的,刘备的江山,是被人捧出来的。

曹操这一战,是惨败而归。董卓早有安排,曹操被几路人马打得是人仰马翻,四处逃窜,万余人的部队,最后只剩下几百号人,自个也差点小命不保,多亏了几员大将,尤其是曹洪舍命相救,才死命逃脱。

他这厢拼死拼活的,洛阳城内风波起。

“苟富贵,莫相忘”之类的词儿,只能在兄弟们落魄的时候说说,互相打打气,待真的富贵了,那又是一说。

孙坚啥也没有的时候,望着朗朗乾坤,想的是黎民百姓,还能潸然泪下。待手下们从井里捞出了传国玉玺,心境就大不一样了。手下大将程普也说了:“这是上天之意,授于您九五之尊哪!”孙坚点头:“正合吾意,咱们回江东,别图大计。”

第二天去向袁绍辞行,说身体不适,想家了。谁想他手下有一人和袁绍是同乡,告了密。袁绍不放,除非孙坚交出玉玺。

到嘴的鸭子谁舍得放?更何况是一大块玉,可以换好多好多鸭子呢。孙坚指天发誓说没有,誓发得够狠,袁绍就是不信,两帮人马差点打了起来。其他诸侯一齐劝住,孙坚抬腿就走。

袁绍很没有面子,写了封信,叫人带到荆州,让荆州刺史刘表拦截。

他们联盟之初也不商量好,打下了江山谁当老大。当然,要是那时候就说这事,只怕那时候就得开打,并且打得还厉害些。合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