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4页)

这时姚海棠就进了屋,呈上了最后一道菜,说道:“太后娘娘,菜齐了。”

一见菜都上来了,太后就指着偏厅说:“来来来,吃饭去,尝尝我这的各式新菜色。”

随着太后起身,相爷夫人不免看了姚海棠一眼,见她不做宫人打扮,也不像是宫里的人,就问了一句:“太后娘娘,这是……”

“噢,老四园子里的厨娘,做的菜味儿可不一般,老四那嘴刁 都收服了,你待会儿好好尝尝。”太后说话间已经就着宫女挑开的珠帘进了侧间里。

满满当当一桌子色彩缤纷,看着各有各的食欲,看了看桌上的饭菜,又看了眼姚海棠,相爷夫人不免要觉得姚海棠似乎有些熟,但一时间又想不起。

当年相爷夫人常去司珍坊,不管是定制些东西还是去找言行云这一忙起来就谁叫也不回的儿子,相爷夫人没少在司珍坊走动,所以觉得姚海棠感觉熟是自然的。他们这样的人,不说过目不忘,但见过几回总要有点印象。

好在姚海棠这些年变化挺大,脸上还贴着层皮,相爷夫人是怎么也不可能认出来的。

坐下后,相爷夫人不免要说一句:“这姑娘倒是看着面善。”

不是面善,是感觉似曾相识,这都差不多要和杜敬璋异曲同工了。

“她这张脸扔人堆里也没什么出挑的,你看着像不像我从前那叫兰汀的丫头,这眉眼要是再精明一点,那就跟兰汀一个模样了。”太后倒是说假话都不带眨眼的,不过姚海棠易完容后本来就很大众,加上相爷夫人已经不太能确定兰汀的相貌,太后这话说得是半点漏儿没有。

相爷夫人点了点头,心里有什么样的疑惑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后确实把她绕进去了,只听得相爷夫人说道:“确实有几分相似。”

一边的姚海棠听着胆颤心惊,虽然易容了,可她这人就是容易心虚好不容易侍候着吃完了饭,姚海棠赶紧撤,她心说:“真是在哪儿都能被认出来,我易这么张大众脸还把我认出来,相爷夫人您的眼睛是不是毒了点儿”

这倒给姚海棠提了个醒儿,以后千万不能在太熟的人面前多说多动,刚才低着头不说一句话,她就不相信相爷夫人能把她认出来。而且,应该也不是每个人都跟相爷夫人似的眼毒吧,这应该是特例。

夜里杜敬璋领着杜敬玱和几个皇子一并到太后那儿用饭,只除了大皇子还在府里面着壁外,其余几个多和乐融融地在太后跟前卖着乖巧。其中尤以杜敬璋卖得最好,当然了他不卖在太后那里也是最好的,太后喜欢这嫡孙儿,打小又算是在她身边长大,惯来最为亲近。

“行了,都别在我跟前晃了,赶紧用过了饭歇着去,明儿早早起来给我说些个好听话儿。老大那儿待会儿派人送个食盒过去,让他明儿也早些来。”对于自己的大孙子,太后既可怜他,又觉得这孩子着实可恨。这皇子之间兄友弟恭只是传说,但也不至于把手段用到这份儿上。

这时屋子里共六名皇子,当真是个顶个的好看,一个个如玉壁如明珠,姚海棠这会儿当然不敢蹦出来。只是在一侧见着了皇子们进来,她不由得遥想,将来她老了有这么一群孙子,人生会不会很圆满“啊呸,一点儿也不圆满,长得好看是好看了,可一个比一个不让人省心。”姚海棠心里念叨完又奔回厨房去了,这时厨房里的事儿已经差不多做完了,只余下几个宫女和小帮厨在那儿收拾。收拾妥当后宫女和帮厨就各自离去了,留下姚海棠一人蹲厨房门口,举头望月时忽然觉得自己胸臆中有了诗意。

所以她想吟诗了,但是对于一个诗词半罐子水的人来说,能记住的只有画上、瓷器上的那些个诗句而已,所以她酝酿了半天就吐出一首现代三岁小孩儿都会背的诗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说完姚海棠就低下头来,心情分外不好受,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很容易想家,现代的家以及云泾河的家,偌大的京城,并没有能被称作为家的地方。

“老娘很孤独啊”说完姚海棠就暴躁了,忍不住骂起杜敬璋来。

碎言碎语地骂一阵儿停一阵儿,有时候惆怅地像个哲人,有时候辛辣得像个泼妇,前头她念诗倒是没谁听见,不过从她说“老娘很孤独啊”起,杜敬璋就听着了。

原本杜敬璋是要去恭房里,结果回来一听是姚海棠的声音,再仔细一听——好家伙,在骂他呢杜敬璋不太明白,这姑娘怎么就好骂他,而且看她骂起来顺溜得很,怎么也不是骂一回二回了,那得是在心里骂了多少回才能不加思索地骂出这么多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