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 (第1/4页)

桓秘满脸的红肉抖动着讥讽道:“光凭你一句话,我如何帮你澄清?”

“依将军之言,该当如何?”

桓秘神秘一笑,起身走到司马晃身边,盯着他半晌;司马晃被他看得心中发毛,正待问时,桓秘忽然凑到他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司马晃顿时面色煞白,呆若木鸡。

桓秘看着他呆呆的样子,微微一笑,拍着他的肩膀道:“事成之后,保你无事,明日早朝之时便是你表现的时候了,不要让大司马失望哦!王爷好自为之吧,在下告辞!”

说罢,昂然而去。

韩府东角碣石的药坊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宽阔的青石板地面上各色的药草分片晾晒在地上,碣石指手画脚的指挥者众小厮和婢女切割、磨制、熬制草药,整个院子里一股清香的草药味弥漫开来。

韩暮正和谢道韫站在成品室内,看着一个个满满的小瓷瓶,笑逐颜开。

在这个年代里,有这样的药丸,简直比拥有黄金和白银还要珍贵,伤风感冒都能要人命的时代,这些生肌止血抗炎症的疗伤药,堪比观音菩萨的圣水。

韩暮已经和碣石商量好,另外开发出一些能够大规模出售的药剂,赚取大笔的金钱;其中包括治疗感冒伤风的冲剂,韩暮将之命名为‘三八’感冒冲剂,甜丝丝的带着点药香味,效果好的出奇。

另外还有治疗拉肚子的‘活塞’冲剂,治疗胃痛的‘曹大叔’冲剂,治疗头痛症的‘芳必得’冲剂等等。

也亏得碣石医术高超,药力精通,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将韩暮所要求的具有这些疗效的药方统统配了出来;韩暮深知里边蕴藏的商机,而且这样的钱赚着心安理得,他知道如果韩家药铺开张的话,将会给整个时代带来多么大的福利,人们再也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病而拖延到病入膏肓了。

这一个月里,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协助药坊的建成,并将上次在在‘湘妃院’和‘雅轩楼’两处救出来的良家女子们统统划到药坊归碣石调配;并追加一百万钱,大肆收购药材,一时间健康周边漫山遍野挖草药的行动蔚然成风。

今日韩暮将谢道韫带到药坊来,便是给她介绍自己的蓝图,并想让她将整个药坊和即将开业的大药铺管理起来。

谢道韫对韩暮的壮举大为赞叹,这人能够利用手头的资源,将一些别人无法想象的思维融入其中,马上便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这份能力叫人匪夷所思。

最终二人商定,由王玉润全面经营药铺生意,王玉润有这方面的管理才能。

药坊这边再选派十名聪明伶俐的小伙计跟在碣石后面加强学习,带药铺开业之时便可去当店伙计,同时加紧赶制各类药剂,备货准备上市。

有一种药剂韩暮特别说明不准公开销售,除非是急救的时候;那便是被命名为“碣石散”的金疮药,这是韩暮的秘密底牌,韩暮有预感,总有一天这种药会派上大用场。

………【第一七八章 自污污人】………

司马昱的早朝准时的令人发指,每日卯时正必由朝官引领登上宝座临朝,但许多时候都是没事可干,走个过场便各自回府,懂得享受的官员便回去睡个回笼觉。

像桓温王坦之谢安以及司马家的王爷们这类人,基本上是属于特权阶级,有事启奏便来上朝,无事启奏便告病不来,反正真正的大事不经过几位当权者的首肯也都实行不下去,司马昱五十高龄,如此勤奋,倒有些显得滑稽可笑,也很有可能是为了不落下口实,重蹈司马奕的覆辙吧。

今日有些奇怪,早朝时人满为患,平日不见踪影的桓温也居然上朝了,谢安和王坦之因为有事需启奏也都在列,令人诧异的是,连司马晃这等边缘化了的王爷都跑来抖抖瑟瑟的站在寒气袭人的大殿里,不知道是何缘故。

司马昱坐上宝座,按照惯例叫太监上前询问众官有何事启奏;几名官员啰啰嗦嗦的奏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譬如太庙年久失修,有违皇家威仪需拨款修葺;抑或是某县出现祥瑞,拟请皇上恩准运送上京让万民观瞻等事。

司马昱一一作了批示,王坦之见时候不早,等这些事奏完便上前奏道:“启奏皇上,臣昨日接到桂阳郡飞骑奏报,今夏桂阳郡大旱,数十万顷良田几乎颗粒无收;现今天气即将入冬,桂阳郡历年来冬季高寒,郡守王寿昌请奏开官仓济民,臣以为此乃大事,桂阳郡人口七万余人,若不能解决这些人的饥寒温饱,恐冬季沦为流民。”

司马昱刚欲说话,桓温便道:“开仓放粮?王寿昌是不是当官当的糊涂了?前日皇上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