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 (第1/4页)

韩暮正待插话,张彤云忽道:“我家夫君也会吟诗作赋呢,秦大人何不请我夫君为这石榴作诗一首呢?”

秦县令长眉一挑,笑道:“哦?韩大人还有如此雅兴么?何不为我这小县做上一首,日后我也好写入县志,刻碑流传,此乃佳话也”

韩暮郁闷的看着张彤云,只见这小妮子正捂着嘴幸灾乐祸的看着自己偷笑,心中恨得牙根痒痒,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是要老子好看么?

当下百般推辞,但那秦县令坚决要求,韩暮实在推辞不过只得搜肠刮肚的想起来,众人停下脚步站在街角等待韩暮吟出诗句来

韩暮左右踱步,脑子里七拼八凑终于战战兢兢的开口吟道:“颗颗大如头……”

那秦县令本自屏息鉴赏,忽然听了这句不文不白粗俗不堪的诗句,差点一个趔趄跌倒;张彤云和苏红菱笑得打跌,韩暮写诗虽然是有佳作,但大部分都是打油诗,这一点她们比谁都了解

韩暮既然开了头,便刹不住车了,挠挠头继续道:“粒粒甜如蜜……”

秦县令面孔涨红,想笑又不敢笑,憋得辛苦之极

韩暮一气呵成的念道:“只恨来时晚,未见缤纷时”

这两句一出,众人顿时大惊,此诗不仅表达了对石榴的果实的喜爱,进一步的将口服享受上升到欣赏美景的精神层次;众人只是一直赞扬这临潼的石榴是如何的个大香甜可口,却忘记了石榴开花之事满城嫣红缤纷,香气满城的大好美景,韩暮后两句便是深深叹息自己没有早早来到这里,观看榴花正盛的时节那动人心魄的美景

秦县令品味良久,叹道:“大人高才,和您一比我简直就像一个卖弄文的小丑了此诗我定要刻在碑上,立于骊山园林之中,让天下闻名而来欲一尝我临潼石榴的食客知道,榴花正盛时节才是我临潼最美的时候”

韩暮一身冷汗,忙谦逊几句敷衍了事,张彤云本拟要韩暮出下丑,却见韩暮来了这么一手,心中简直爱煞了檀郎,充满爱意的目光绕着韩暮来回打转,就连说话声也变得娇嗲了许多

不知不觉中众人已经出了临潼南门,骊山在临潼南边数里处,秦县令招呼众人上车马赶去,此时是下午未时,半个时辰内便可到达,离天黑还有近两个时辰,有这么长的时间可以将骊山的风景逛个差不离了;众人登上车马,快马加鞭直奔骊山而去

………【第二六零章 山行】………

车马蹄声得得,车轮辘辘,不一会儿便到了骊山山边,韩暮掀开车帘望去,但见一座秀丽苍翠的大山横亘在眼前,虽不太高但却显得挺拔俊俏

秦县令在前边下了马车,殷勤的替韩暮打着轿帘让韩暮等人下车来,笑道:“恐怕要走一段辛苦路了,车马到此已经无路可上,唯有缘阶而上方能领略大好美景了”

韩暮弯腰钻出车厢呵呵笑道:“那是自然,想看风景又怕累,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众人全部下车之后,秦县令命衙役们将车马安顿好,自己带着韩暮等人步行上山;韩暮等人是从临潼县往南,到达的地点正好是骊山北麓,韩暮最关心的是山上是否有温泉,于是问道:“听闻骊山此地温汤众多,我等是否有缘在这骊山温汤中享受一番呢?”

那秦县令道:“到了此处,怎能不沐浴此天地造化之香汤圣水,骊山处处有温泉,但不知大人是喜欢安逸的着还是要享受一些野趣呢?”

韩暮道:“此话怎讲?”

秦县令道:“若只是想休息养神,则可在人力开辟的汤池中尽情享受一番,只需花费少许费用便可得到周到的伺候,还有上好的茶点美食奉送”说罢朝前方一指道:“前面便有人力开凿的泉池,专为游客而备”

众人顺着他的手势望去,只见树木掩映之间数座高大的殿宇矗立在前,周围有几十间民房院落,看来这里正在发展的是后世所说的旅游经济,山边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倒也不浪费这大好资源

韩暮诧异的是,此处居然有如此高大巍峨的殿宇,莫非秦国亦在此修建了行宫么?他将疑问提了出来,秦县令笑道:“此宫殿名为离宫,乃是前朝汉帝在前人所建宫殿基础上改建而成,我大秦皇帝节俭克己,倒不曾再加扩建,只是修葺一番,作为行宫使用,皇上公务繁忙一年来不了两次,这座离宫其实基本上是闲置的,但大人若想进去恐怕不易,未经许可可不能擅自进入”

韩暮点头笑道:“我可没这么想,皇帝行宫岂是随便什么人能进的”

那秦县令笑道:“大人可在周围的人家寻一户沐浴,这里的农家小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