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 (第1/4页)

腾空了的战船刚要离岸,岸打斗声突然停止,数千骑兵忽然望码头猛冲过来,兵船的缆绳和跳板还没收起,便被这些北府军骑兵骑着马儿冲了来。

“桓熙三万军已经投降,尔等放下武器饶你不死,如有违抗碎尸万段。”北府骑兵们大声呼喝着,众人刚开始还不信,但是紧接着赶过来的一队己方士兵们也跟着喊话,他们这才明白了大当。

有的人还想顽抗,偷偷割了缆绳强行将船离岸,往江心划去;孙无终早将雷霆车摆好了架势,二十多只雷霆弩箭对着那艘船的船身便是一阵乱轰,木屑纷飞之际,那艘兵船坚硬的硬木外壳被活生生轰出数个大洞,江水呼呼的往里边灌去,不一会便沉入滔滔浊流之中。

众兵船目瞪口呆,只得无奈的接受现实,乖乖的投降了事;如此一来正在江心和江边等着靠岸的船只都知道前面是个陷阱了,纷纷调转船头往回逃去。

孙无终试探性的射了几支雷霆弩箭,虽然能打到末尾的那条船,但是距离足足一千五百步外,弩箭无力的在船壳弹了一下便坠落江中,毫无杀伤力,只得作罢。

韩暮见好就收,一叠声的下命令:“每船派两百强弓和两台雷霆车跟船由濡须河返回巢湖,其余人等押解俘虏快速返回。”

此战堪称大胜,桓熙前锋军三万死伤八千,剩余全部投降;北府军只阵亡一千二百骑兵,步兵阵亡八百;这原本就是辉煌的战绩,但是桓温好像是嫌这个战果不够辉煌,陆陆续续又添了六千士兵和十一艘战船前来凑趣,韩暮一一笑纳。

桓温大军到达淮南郡才是第三天,虽然占据了芜湖城这座空城,但是甫一交手便损折了三成兵力,连带着自己带来的一百多条战船也损失了三十多艘,连自己的长子都搭了进去,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

他还是曾经三次北伐,打得燕人和秦人屁滚尿流的桓大司马么?还是那个权倾天下,智谋无双的桓大司马么?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冥冥中似乎有些东西不可言喻;韩暮穿越而来那一年,桓温便北伐失利,在枋头被歼灭三万精锐,狼狈而回,而在此之前,桓温顺风顺水,即便是败,也是败中得利。

那年过后便是他噩梦的开始,一件件不顺心的事接踵而来,直到四年后的今天,两人正面交手,陪了儿子又折兵,这些事情用什么才能解释的清楚呢?

………【第三五六章 各怀鬼胎】………

芜湖县衙的正厅中,得到战报的桓温一口老血喷出老高,大吼一声昏了过去。

众人慌忙施救,又是拍凉水,又是掐人中,这才将大司马弄醒;桓冲急传随军太医前来诊断,还没等太医来,桓温便已经起身归位,除了脸略有些苍白,刺猬一般的胡茬子沾着些血迹之外,神色居然平静的要命。

“诸位,首战失利大损我军实力,此战责任在我,和大家无干。”桓温略带沙哑的嗓音在厅中响起。

“是老夫过于托大,以至于今日之败,我儿桓熙为大晋平逆捐躯,亦算是死的其所,但是我军尚有主力近七万,攻城器械和马匹粮草无一损失,五万北府军仍旧逃不了灭亡的命运,所以我等需鼓足勇气,将这一切抛之脑后,全力备战。”桓温的语气激动起来,面颊现出一抹酡红。

众将心中佩服,这可是个六十岁的老人啊,刚刚经历丧子之痛,没想到这么快便恢复过来,真乃姜桂之性,老而弥辣。

“现在老夫对建制进行调整,大军前锋军重新建立,兵力三万人,由桓冲将军统率,并全权处理一切事宜,我自率剩余四万大军作为中军和后军,负责接应以及后勤补给。”

“急令水师都督姚厝率大晋水军战船两百一十八艘赶来增援,沿着濡须河北,进入巢湖中,配合我地面大军突进。”

“着义阳郡、鄱阳郡、江夏郡、豫章郡、新安郡、宣城郡等周边各郡县抽调六成兵马速速赶来与我大军汇合,若有违抗阻挠者,诛三族。”

“着各州县火速调集粮草,京师留守之两万兵马命桓秘率兵一万前往吴郡会稽等地督办粮草,若有推诿者,斩之。”

桓温喘着粗气一叠声的连续下令,众将无不凛然受命,大司马发狠了,这一下被北府军打得太通,简直痛彻心扉,不将北府军铲平,大司马这口恶气如何消除。

玉玺诏随身带着,圣旨下的极其容易,其实已经无需圣旨了,贵为九锡之臣的桓大司马一句话,天下便要抖几抖,当然奉诏而为更加的顺理成章一切,也免了许多口角。

其后十五天内,桓温大军按兵不动,便如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