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双重谍影(二十八)邀月对影成三人 (第1/2页)

好书推荐: 我乃茅山大师

今晚皓月当空,又没有凛冽的寒风,正是赏月的好时节。 见到白若雪愁眉不展,小怜便提议道一起去院子里赏月散心。 这个建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于是众人搬来了椅子和桌子。小怜还端来了中秋时所酿的桂花酒和刚做的枣泥核桃糕,众人坐在院中边喝边吃,当然秦思学还是没得喝酒。 见到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赵怀月突发奇想:“今夜虽不是中秋,但这月色如此迷人,不如咱们来玩飞花令吧。” 小怜满头雾水:“飞花令是什么?” “我知道!”秦思学抢答道:“就是选一个或几个字,大家轮流念出带有这几个字的诗句。念不出的人就要罚酒。” “对,今天既然赏月,咱们就以‘月’字为题。”赵怀月吟道:“我先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听到这句诗,白若雪立刻抢了上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赵怀月不禁笑了出来:“你倒好,直接偷懒了。” “怎么,不可以吗?”白若雪自己也笑了出来。 这也难不倒秦思学,一句诗脱口而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轮到小怜时却卡住了,急得她团团转。 “你们这不是欺负人么,明明知道人家读书少……” 秦思学在一旁凑热闹,边挤眉弄眼边说道:“小怜姐,接不上可是要罚酒的,要不我来帮你喝酒吧?” “不行不行,小孩子怎么可以喝酒!”小怜连连摇头道:“再说了,我也不一定接不上。” 白若雪安慰道:“别急,慢慢想。” “有了!”小怜看着手中盛满桂花酒的酒杯,忽然灵光一现,将高举酒杯吟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好!”赵怀月为小怜鼓掌。 小怜有些洋洋得意,却看见白若雪在原地愣住了。 “白姐姐,你怎么了?” “小怜,你刚刚吟的是什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怎么,这诗吟得不对?”小怜有些懵。 “不、不,太对了!”白若雪激动地抓住小怜的肩膀喊道:“我怎么会没想到呢?小怜,你真是个天才!” 说完,她便自顾自的冲进了书房,留下一脸莫名其妙的小怜愣在原地。 “她、她是怎么了???” “她一定是发现了破案的线索。” 赵怀月跟着来到了书房,只看见白若雪正拿着画舫的草图、冷家祖宅周围的草图以及那些证词不停翻看。 “若雪,发现重要线索了?” “是啊,我们都错了,全部都搞反了!” 白若雪看完所有证词后将眼睛闭起,她眼前出现了一本空白的书。相貌相同的双胞胎、三楼空缺的酒席、冰儿扭伤的脚、冷氏兄弟的两次吵架、被撞落水的冰儿、挺身相救的冷丛武、满是血迹的现场、与前一次不同的琴声,一条条线索渐渐将原本空白的书页填满,她在脑中将整本书翻阅了一遍。 “缺失的书页已经找到了。”睁开眼睛后她的脸上流露出胜利的笑容:“这本书终于完整了!” 见到白若雪这番表情,赵怀月问道:“这么说来,你已经将整件案子弄清楚了?” “嗯,不过还缺少决定性的证据。” 白若雪将她的推论告诉了赵怀月,听完后后者抬了一下眉头:“如果依你的推论,凶手从画舫到冷家祖宅来回时必定会留下破绽,这是无法抹去的决定性证据。我即刻派人去查!” 白天的冷心湖风平浪静,午后的暖阳照耀在身上令人昏昏欲睡。 两辆马车同时行驶到丹霞的画舫前停下,马车上一前一后走下两人,正是冷丛文和冷丛武兄弟。 他们脸上没有了之前的那种敌意,取而代之的是满脸严肃。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后,冷丛文率先迈开了步子向画舫走去。 “走吧。” “嗯。”冷丛武紧随其后。 来到画舫,丹霞已经久候多时。 “两位冷公子,其他人都已经在三楼候着,就差两位了。” 踏上三楼,除了白若雪、赵怀月和吴知府以外,那天一起喝酒的何公子、方公子等人也在,当然还少不了冰儿大家。 见到冷氏兄弟到来,白若雪朝他们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他们便顺势坐下。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么就由我来说明一下把各位召集到画舫里来的原因吧。”白若雪缓缓走到中央,说道:“本地胡商沙海达,于前几日晚上在冷家祖宅被杀。而根据我们的调查,有理由相信沙海达就是十四年前杀害冷家上下十五口、并劫走大量金银珠宝的贼首。” 听到这里,下面掀起了轩然大波,众人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肃静!” 吴知府朝着众人喊了一声,下面瞬间就鸦雀无声了。 白若雪继续说道:“沙海达被杀于冷家祖宅,并且活活肢解成十五块。现场点着线香和蜡烛,他的首级也被切下摆放在桌上,桌上还残留着供奉过灵位的痕迹。种种迹象表明,凶手是为了替冷家被杀的人报仇。” 说到这里的时候,白若雪看向了冷氏兄弟:“而作为那起惨案的幸存者,冷丛文和冷丛武两人的嫌疑当然是最大的。” 兄弟两人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