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安藤吉中将就此判断,该死的美国佬和英国佬肯定已把日军调动的情况告知了中国方面。日军此次作战,在于奇袭,若战略企图暴露,后果难以预料,于是,断然决定提前进攻。

11月13日。

南海上空风云突变,黑云滚滚,海风怒号,巨浪滔滔,暴雨倾盆,一派昏天黑地。第5师团等部,乘坐七十多艘舰、船,从海南岛三亚港启航,顶着强风暴雨和滔夭巨浪,向广西钦州湾进发。

由于这场强风暴雨,使第四战区作出了错误判断。日军却利用这惊涛骇浪和狂风暴雨作掩护,黑压压的舰船群,从广阔无垠的海面向中国的南海岸扑来。

11月15日,上午。

日军及川支队在钦州湾登陆。至16日,已有约两个师团的陆军登上了钦州湾沿岸。

日军第5师团(原板垣征四郎中将的部队),已从台儿庄的巨创中抬起头挺起胸来,以三路纵队,脚踏着李宗仁、白崇禧将军家乡的土地,浩浩荡荡地向北猛进。

11月19日。

第5师团进入距南宁百余公里的大塘地区刹住阵脚,调整阵容。21日,便从大塘向南宁进攻。

中国守军曾作了顽强抵抗,但终因防线尚未部署,只好仓促应战,每战皆可歌可泣,将士多为国悲壮献身。

11月24日上午,南宁失守。

11月26日。

安藤吉中将带着第21军司令部和有关师团,从南宁回返广州。南宁方面由台儿庄会战中李宗仁的手下败军第5师团和其他部队,组成钦县兵团,第5师团长今村中将任总指挥,全权负责南宁方面防务。

12月17日。

及川支队从南宁出发,进攻中越边境的龙州和镇南关(今友谊关),以达到破坏中国国际补给干线的目的。21日傍晚,及川少将指挥支队主力,攻下了龙州城,同时占领了镇南关。

日军攻占南宁之后,便立即开展策反工作。他们竟异想天开地把坚决抗日的李宗仁、白崇禧也列为策反对象。他们之所以如此热衷于策反工作,可以从1939年11月14日,冈村宁茨向统帅部上交的又一篇研究成果中得到答案。

冈村宁茨那篇成果的题目是《关于迅速解决日华事变作战方面的意见》,其中说:

敌军抗日势力之中枢,既不在于中国4亿民众,亦不在于政府要人意志,更不在于包括若干地方杂牌军在内之200万抗日放军,而只在于以蒋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的抗日意志。只要该军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

不论这个论断多么偏颇,但至少体现的是日本方面决策阶层的态度,因此,他们对广西的策反,早在进攻南宁之前就槁开了。

8月下旬,日本特务机关通过在李宗仁、白崇禧手下工作的熟人关系,得以派人与李、白面谈,使尽挑拨离间之能事。提出只要李、白搞倒了蒋介石,日本就可以撤兵。

李宗仁将军对日本特务的离间作法嗤之以鼻,郑重回答:对于撤换蒋介石,中国人并不把他当回事,就像你们日本换个首相一样。中国实行中山先生的共和体制,只要人民不乐意,随时可以叫蒋介石下台,而另选贤能。

对于日本方面的“诚意”,李宗仁对来使说:“那是因为日本使出了浑身解数,无法打赢中国,所以想用甜言蜜语来引诱和破坏抗战。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近段时间来看,日本老是想吞并中国。例如,近卫前首相在1938年底发表的那些言论就足以证明,日本是要吞并灭亡中国,而决不是公平合作,平等待我。对于中国人来说,与其让人吞灭,不如抗战到底,使日本侵略者幡然醒悟,自行消除灭亡我中华的幻想。这场战争是由日本发动的,战争的停止当然也应该由日本提出。日本如果真有停止战争,恢复和平的愿望,中国将表示欢迎,但必须立即全部从中国澈军,恢复中国领土完整和独立自由。”

白崇禧将军则告诫日方代表:“你们日本穷困潦倒的情况,我们是非常清楚的。再打下去,中国肯定胜利,日本将自取灭亡。日本方面若真要谋求自救,就应该赶快悬崖勒马,彻底抛弃仇恨中国的政策,修复中日友好。”

日本使者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走了。

但是,当日军占领南宁后,今村中将却意外得知一个消息;白崇禧向蒋介石请求,将桂系军队调回广西反攻南宁。11月20日,蒋介石正式拒绝了白崇禧的请求,决定将中央军部队调进广西。今村中将据此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