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银子那还得了?莫说西凉各家银庄分号加起来也未必有那么多柜银,就算是有,一下子提空也必定引发市面大乱。等闹出事来官府追究,追到你头上怎么办?全都不在家,你一个人要如何应对?”

红夜至此才懂了,也因此担心害怕起来:“可是……如果明知手里的银票有风险却不对大家明言,是不是有点太不像话了?你都让我提醒阿爹阿妈取银子的,自家也提了那么多,却不告诉别人是怎么回事,这……万一银庄都垮了,老候爷还有龙四爷苦心经营这么多年的家业不也全完了?见死不救,不是要害人倾家荡产吗?”

殷沧海啼笑皆非:“傻丫头,我有那么缺德吗?你自己说,咱家的银票有多少,只提了一千两算过分么?如果纯粹就为自保,一股脑取干净岂不痛快?无非都是应急的筹备,就说顾家二老那边,一辈子的积蓄拿出来,未必能及奉龙镖局一年的开销,这就是小户与大户的区别。一切准备,都是为了撑过这道坎,你放心,银庄票号是垮不了的,只要撑过眼前乱局,玉卿候府也好,奉龙镖局也罢,包括咱自己家,没有人会倾家荡产的。”

红夜不明白:“你怎知道银庄不会垮?”

殷沧海笑了:“你想想,银庄票号的大主顾都是谁?官员地主、巨贾富商……非富即贵当然都是有钱人。身份越显赫,存的银子越多,换言之,若银庄垮台,越有钱的家伙损失越大,因此从那些当朝权贵、显赫大员就首先不会答应啊。银钱乃是百业根基,晋原更是天下银钱大本营,所以说,从朝堂决策,又怎可能坐视不理,任由票号业从此分崩离析呢?”

他提醒红夜:“不要忘了,一场大地震人员死伤虽然惨重,但银子本身并没有丢啊。做银庄票号生意的,不成文的规矩,任何一家都会从起家之初就同步建立储备银窖,积蓄封存大量白银,以作为立业的根基家底。所以说,这场危机虽然来得厉害,但只要有朝堂出面,让各家封银启动运转起来,主持输银救市,就一定可以平安渡险关,不至垮台。”

红夜皱眉思索,好像……是有些道理,说实话,这些事她真是一点都不懂的。

“沧海,你能肯定撑得过去?阿琪还有四爷他们不会倾家荡产?”

殷沧海笑劝单纯娇妻:“乱上一阵肯定是免不了的,但是记住一句话:只要朝堂不倒,银庄票号就不会倒。”

是这样吗?红夜略感安心,暗自祈祷,只要别害大家倾家荡产就好。想了想又问:“沧海,除了这件事,你又让我囤那么多米面油盐做什么?”

殷沧海一声叹息:“玉儿,想过么,相比于银票子面临的危机,这才是真正让人头疼的大麻烦。西凉城的安逸日子,恐怕就要到头了。”

红夜吓了一跳:“什么意思?”

他摸鼻子苦叹:“就因为这场大地震啊,以为今后西凉的日子还有可能好过?”

红夜不明白,地震发生在千里之外,和西凉有什么关系?

殷沧海捡了根树杈开始在地上画地图:“玉儿,你自己看看,如今天下是什么局面?巨震波及方圆五百里,震后会有多少伤残无家可归的灾民?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难民潮啊,若出去逃荒又能往哪里走?潼关以北都在打仗;往东走,北方半壁江山连年大旱已经是找不到活路;南下则是涌向霸州京师,出于京师安全的考虑,朝廷都绝不可能允许。所以说,西行逃难已经是唯一的选择。如今这年头,无灾的地方就是福,比起关内天灾不断,这几年关外西部各州着实已算太平乐土,以我猜,恐怕从朝堂决策,都会命令西部各州接收灾民,同时更要各州全力援助物资以赈灾——对于没受灾的地方,这就是逃不了的责无旁贷。你想想,一方面是要出钱出物支援震区,一方面又要接收大批灾民,双管齐下,西凉的日子还能好过?等难民潮一到,各样生活必需品尤其是粮食,市价不翻着倍的往上涨才叫怪事。玉儿,千万别小看柴米油盐这些‘小事’,其实这就好像头顶上的太阳是一个样,看着很平常吧,没什么特别,但是啊,却非常重要!常言说民以食为天,一旦粮食到了奇货可居、短缺告急时,那恐怕才真要乱象丛生,甚至弄到有钱都没处买的境地,也未必不可能呢。”

红夜听呆了,天哪,会有这么严重?

*******

不久之后,殷沧海的断言一一应验,当消息几经辗转得以贯通,听说晋原城已经不复存在,票号银庄业的东家老板几乎是整家整家的死人灭族,西凉城里各家分号真是天塌地陷、横祸压顶。几乎就在一夕之间,挤兑狂潮席卷全城,多少取不到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