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 (第1/4页)

心理上的阴影和震慑。此外,它还会牵制对方的行动。受伤的士兵总得需要救护,而救护必须需要大量的血浆和药物,并且还要有大量的人手来进行。从这一点上,它又可以起到消耗的目的。因此,地雷的爆炸并不可怕,它可怕的地方是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地雷的普及和使用,一直是战场上的噩梦。

“队长,救我!队长,救我!”看着队长从地上爬起来向他走来,他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队长身上,他相信队长一定会救他的。

惨烈的哀号声从他的嘴里传出来,震撼着其它两名侦察兵的内心。他双手扒在地上,用尽最后的一丝力气爬向队长脚下,脸上挂满了疼痛的扭曲和止不住的汗水和眼泪,双腿动脉喷出的鲜血在他的身后拖出两道深深的痕迹,在夜色下,乌沉的可怕。

队长轻轻摇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拔出手枪,在对方绝望的眼神注视下,扣动扳机。

“砰!”一声枪响将笼罩在这里惊惧沉重的动静恢复了安详。那名踩到地雷,失去双腿的侦察兵无力的倒在队长的脚下,额头上小拇指粗细的弹孔,向外流着与鲜血混合在一起的脑浆,瞪得圆圆的双眼,显示着他内心的不甘。他在死亡的一瞬间,理解队长的行为。或许这样真的能够让他少忍受几十秒的折磨。

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狐狸的地雷套餐

队长忍受着这种强烈的悲伤,他的眼睛在这夜色下隐隐泛着嗜血的红光。战友一个接一个的倒在自己的身边,这不能不让他狂躁至极,甚至他亲手杀掉了一个战友。可这也是战场的规则之一,他只能让自己残忍的仁慈。

战场上碰到的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判定队友没有任何生存的可能性之后,就会为这样一个伤员送上一颗子弹,让他舒服的安息。至少这样可以减轻他的痛苦,既然没有能力将他救治,那就让他死的更为舒服一点。这支越南侦察兵队长是这样做的,他也必须这样去做。除此之外,他不知道自己怎样做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他以后还活着的话,这一幕将成为他心中永远的噩梦。亲手击毙自己的战友,会让他承受无比巨大的心理压力的良知人性上的谴责。其实他完全可以选择暂时撤退,停止追击,转而对战友进行紧急救护,延长他几分钟得性命,让他自然的死去。这样的话,他就不必要承受人性的谴责。可是他没有这样选择,而是采用了战场的通用惯例。

或许在他们第一天进入侦察部队的时候,教官就曾经问过他们:如果在战场上,你们在孤军作战的情况下,你的战友受到足以威胁生命的重伤,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这样一个让所有人都抓狂的问题。

同生共死吗?这根本不可能,因为他们还有任务在身。抬着前进吗?这也不可能,这样的选择会让他们可能牺牲掉更多的性命,在理智上是不可取的。就像美国的一部大片《拯救大兵瑞恩》,讲述的就是二战时期,盟军一支八人战斗小队为了拯救一个名叫瑞恩的士兵,潜入德军后方,将他成功拯救并送给那个拥有四个儿子,却已经战死三个的母亲身边。为了营救这样一个战士,却死掉了三名战士,这根本就是不值得的。可偏偏有些傻瓜指挥员会这样下达命令,真不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战场本来就是残酷异常的,根本不允许存在这样的慈悲心怀,一旦慈悲,面临的将是更多的流血。

那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留给受伤的战友足够等待他们返回救援的清水和食物,并且为他准备好光荣弹,把他巧妙的隐藏起来,看他造化了。或者是更为干脆的减少他的痛苦,将他杀死。选择最后一种方式的指挥员,统统都是那种理智到极限的那种军人,他们会将心里任何的感性全部抹杀。他们只会根据战场的局势判定什么可违,什么不可违,如果某个人的死亡可以换取局部的胜利,那么他会毫不犹豫的让这某个人死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战争机器,同样,在战场上只有这样才是最可取的,只有这样才会挽救大多数人的性命。这是一种真仁慈,尽管日后他会因为承受不了这种良心的谴责而发狂甚至发疯,可是要是再来一次的话,他还是要这样做的。职业军人走向战场,就不允许他具备自我的情感,他所该具备的只是这一场战斗我改怎么打,我该怎样才能让自己和身边的兄弟活下去。与此相比,死掉几个人,那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能够保存大部分才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很明显,这个侦察兵队长就属于那种战场上理性远远压制住感性的那种人。他愤怒、不甘、咆哮、他的心在滴着血,可是依旧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很明显,他们所追击敌人的强大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