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1/4页)

深厚的力劲都无法将它折断的。”袁思柔满意地抚一抚下巴,点了点头。

晨曦初露,浓雾未散,陈如风却早已整装待发,笔直地站在门前恭候着袁思柔。

袁思柔整着衣领,大步阔然地走了出来,瞥了一眼陈如风,道:“走吧。”

陈如风心中喜呼一声,紧跟在袁思柔身后。有了昨日经验,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今日所走过之路径上,俱无遗漏地记下了每一处的特点,甚至捡起树叶来作路标。

但他们所走之途也不算遥远,只是离流水居几里外,不到半个时辰的脚程便到了。这是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旁,鹅卵石星罗棋布,几棵大树静静地坐立在溪旁,溪水切切,蜿蜒若蛇,有一人之宽,其中更有些大可坐人的岩石沉于其中,彷如浮在其上的一个个玉盘。

二人一靠近小溪,陈如风伸头望去,溪水澄澈如镜,伸手进去,水抚过手掌,清凉透心,仿佛许多碧珠在为自己的手按摩着,有一种说不出的怡然感。

溪中更有不少游鱼扭动身姿,来回穿梭于岩石周围,岩石、游鱼、溪水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图。

“咳咳。”袁思柔面容冷淡地干咳了几声,陈如风这才恋栈地将手从溪水中抽离,站起来做出一副专心听教的模样。

“善水流,所谓‘善’,与‘恶’相对。我们习武并不是为了置人于死地,我们要怀着一颗‘善’的心去面对天地万物,尊重每一条生命。人之初性本善,这个道理在春秋之时孔子就早已知悉,因此要习得这善水流心法,你首先要有一颗‘善’的心,生于自然之内,善待自然每一物。”袁思柔正色道。

这句话的实则,即是说用善水流打起架来肯定是偏重于防守的一方,绝不是拿来主动进攻,以求伤人的。陈如风略一思忖,如果是如此被动的话,恐怕以后在江湖斗争上必定会连番吃亏的,不过他也没有多言,继续听袁思柔详道下去。

第四十一章:上善若水(下)

“水,万物之根源也,就连我们人的本体也是水所造。柔水能承载万物,你看,连我们吸入的空气,不也是水吗?”袁思柔说着说着,连自己都痴醉在自己的说辞之中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听水之声,感水之息,从中获得切身的体会,这就是你所要做的。我所能口授的,就只有那么多了。”袁思柔双目从自浸在虚幻之中回复了过来,一本正经地望着陈如风,“你就在这里自悟善水流心法的要诀吧。”

说完这番话后,袁思柔负手施施然地离去,留下陈如风独自在品味着他这番话所蕴藏之无限道理。

只是一番脑汁绞尽后,他也只是似懂非懂。这与当初朝虢所授的天地一气之理有异曲同工之妙,水是天地之间最为充盈的,水的特性,柔和,清善,不沾染一丝多余的污杂。如何将水引入体内,为己所用?这是一个问题。

陈如风将双手放入淌流的溪水之中,再次感受着溪水带来的清凉怡然,闭上双眼,将水带给他的感觉深深地刻烙在心中。

最纯净、最善美,那样地符合天道自然,那样地和谐。

溪水不是很深,陈如风将半条手臂沉浸在溪里,享受着溪水的抚摸。几条游鱼避过他的手,匆匆地扭动着身躯往前面赶路。陈如风笑着,看着,仿佛回到了最原始之时,与天地自然这样毫无阻碍地融在了一起了。

他将手轻轻在溪水之中滑动,拨起细细的水纹,轻柔如纱之感从手臂直传到心间,凉爽清淡,仿佛躺在了一纱床上,满身惬意。

几条游鱼被陈如风滑过的手一惊,分往四处急游开去。

洗涤掉心里沉积的尘污,还一片宁静致远、原始淳朴的心境,俗世羁绊着的烦琐事,似乎都在这一刻尽数遗忘掉,只有大自然轻轻的吟唱,水流带来的心灵清醒之感还存在着。

不带着任何的功利之心,去感悟这一片天地,去透彻这一淌溪流。一颗至善之心,感恩于万物,原来是那么舒适的。

这就是善水流的心境吧。

陈如风干脆将脸一下埋到溪水之中,清凉覆盖在面颊上,几个气泡从他的口鼻中溢出。他睁开眼睛,发现在溪水之中的视野反倒是更为清晰,在他一呼一吸之间,水的纯净之味不断地涌入。

蓦地将头拉上来,脸上满布水珠,陈如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像纳入体内的气息都为之不一样了。他目之所及,都像是笼罩在轻荡的水帘中,树、草、花、竹,全部如同是水镜的倒映一般。

这个天地间的一切,本来就是水啊!云是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