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后来,他悚然而惊道:“先生,天下果有鬼神乎?”

“当然,老夫始终认为,鬼神不仅存在,而且顺天理、合地义,赏贤罚暴、明理治世。假如官吏不廉、男女混杂……自有鬼神见之,行天鬼之罚;假如世道不堪、暴寇乱……自有鬼神见之,得天鬼之诛。胡公子试想,如果圣主和万民都明白这个道理,则人人洁身自好,天下可安矣。由是乎,官吏不敢不廉,见善不敢不赏,见暴不敢不罚,秉正义替天行道,则暴寇乱之众、以兵刃毒药者、于道路劫持者,皆可由此而止,天下由是清平。”

胡长生大为叹服,看来天鬼果然有之,人心善恶、赏罚分明,天地之道也,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然而此说与儒家正好相反,可谓怪力乱神也,不过当初自己阳魂出窍,与天鬼何异之有?

李能听得瞠目结舌,这位墨先生,敢想敢为,真神人也。

胡长生道:“先生,请问墨学与儒学有何异同?”

墨先生口若悬河道:“胡公子,墨学‘取实予名’,儒学‘因名责实’,此本质差异也。如果以儒治世,则任人为亲、怀柔远人,弊端多多。胡公子昨日已经去过岳山书院,想必对儒学知之甚深,对其学其论己有明确判断。依老夫所见,其说其行多愚腐之处,突出一点,就是尊礼太过,二位凭心想一想,‘父母去世厚葬,子女守三年之丧’,这要浪费多少民众财富和精力?其‘盛为声乐以愚民’,结果怎么样?哼,只是少数特权者奢侈享受,而天下百姓呢?他们何乐之有?而我墨家子弟舍身行道,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为维护人间的公理与道义,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他长篇阔论,滔滔不绝,一直慷慨激昂地讲了两个时辰。

胡长生始终点头不止,抚膝感慨道:“先生以兴天下之利为己任,志存高远,所论极有新意,令晚辈茅塞顿开……先生学究天人,晚生还想请教天地之道。”

墨先生笑道:“胡翰林谦虚了,但我墨家机关术独步天下,也是不争的事实。依老夫所见,天地至理自始永远、时间空间恒久存在,生命自有生机和活力,万物皆可为我所用。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一个三度空间,有长宽高,可以微至极渺,也可宏至无限……然如此评定,仍有极大缺陷,难以描述万物的构成与发展,所以老夫为计算方便,再加上时间一度,把世界定为四度移动时空,如此一来,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胡长生立刻兴奋起来,仿佛眼前开启了一个新视界,如果以前“夏虫不可语冰”的感悟,只是老生常谈,如今却可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理解。他喜不自胜道:“墨先生博学多才,令人耳目一新。晚生明白了,依先生高见,蝼蚁生活的只是二度空间,它们所能理解的,仅限于长和宽,永远无法领悟高度的含义。”

“大致如此。”墨先生含笑道:“胡探花天资聪颖,一点就透。可惜老夫的高论算不上高,还有许多不可索解之处,有道是天地莫测,依老夫浅见,四度时空仍然不能解释一切,还应该加上一度才行,这个需要继续探讨。”

“我的天。”胡长生惊讶地站起来道:“墨先生,难道天地至高境界是五度时空?不对,这种称呼难尽其妙,请问先生,何以名之?”

墨先生摇头道:“老夫不敢随意称呼,暂且名之‘无名’吧。”

胡长生若有所失,慢慢落座,感叹道:“先生博物通达、高才硕学,尚不能穷尽世间万物,看来晚生还要努力奋进、勇于实践。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墨先生赞道:“公子少年英才、志向远大,可钦可佩,公子游历四方、增长见闻,也正是我墨家的践行宗旨。”

李能终于得到插话的机会,赶忙陪笑道:“依在下想,这正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他一句恭维话,引得墨先生和胡长生会心一笑,三人同时大笑起来。

忽然,后堂响起一阵清脆悦耳的争执声。

“韵儿,你听话,不要乱了规矩。”

“偏不,我就要去,姐,你不要管,我一定要看看那两个人是何方神圣?凭什么自以为能、夸夸其谈,让父亲浪费大好时光,连午饭都忘记吃。”

“韵儿,姐跟你讲,即便这两个人再讨厌,你也不能胡来。”

“不,我偏不,我就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

李能听墨家姐妹在后堂对话,深感不安,待要躲出去,已经来不及了。

突然,后门怦然洞开,一先一后,风风火火闯进两位俏丽的女孩儿。

一位绿衣女孩儿在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