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1/4页)

没想到此话正点在太上道祖得意之处,呵呵,既然无疆大帝不同凡响,自己何必藏私?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免得被真人小瞧。太长道祖含笑道:“不瞒大帝,此事少有人知,这两界碑乃是我和释迦选取两色石,共同炼制的一宗法宝,于混沌中横贯仙佛两界,呵呵,大帝慧眼如炬,此宝的确潜力巨大,目前仅发挥一两成而己,如非必要,不能轻易用之。”

“太上道祖神功通玄,在下心悦诚服。”

“哪里,无疆大帝深不可测,老道佩服之至。”

琴心回头道:“有人在听你们说话呢,这样互相吹捧,不害羞呀?”

琴韵笑道:“就是,一位心悦诚服,一位佩服之至,你们真好意思呀!”

太上道祖不以为忤,反而笑道:“二位帝后国色天香、伶牙俐齿,老道也很佩服;更得无疆大帝这样的佳婿,老道由衷羡慕啊。”太上老君是何等样人,岂会为两句俏皮话尴尬?他知人甚深,明白两个小丫头念念不忘金丹,为此故意向自己示好,否则她们才懒得理白胡子老头。

胡长生笑道:“有道是道不同、不相与谋。在下深感诧异,道祖与佛祖各为两教至尊,交情却如此深厚,真是莫大的缘分啊。”

“是啊。”太上老君感慨道:“亿亿年的老友了。”

“机会难得。”胡长生道:“请教道祖,如何看待佛道两教?”

“各有所长。”

“能否具体一些?”

太上道祖本来想请教无疆大帝的,没想到被他抢先了,此子身兼仙佛两家之长,仍然温恭自虚,实在难能可贵!还是年青人放得开,不像自己老谋深算、束缚多多,凡事总顾虑面子,唉,什么事都让虚荣心耽误啦。太上老君道:“两教追求目标迥异,释迦的理想是涅盘寂灭,永不再生;仙道的理想是长生不死,养生成神。”

胡长生道:“这是基本点。请问道祖,仙佛如何看待天地宇宙?”

太上道祖沉思道:“两教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同。释迦以小见大,认为微尘是万物之源,一切粗大的物体皆由微尘构成,人、房舍、山川都是微尘堆积而成,除微尘之外,一切眼见皆是幻影。他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物质显示干、热、湿、冷四种状态,由地、火、水、风四大元素合成,即物质、能量、流动、运动,最后仍归于虚空。老道看世界由大见小、由宏至微,以阴阳为根本,以水、木、火、金、土五帝总领万物,象征变化、生机、运行、收敛、孕育,五行相生相克,构成天地万物……”

胡长生赞不绝口,连声道:“在下聆听道滋诲,当真受益匪浅,仙佛之道各具其妙,虽然在下明白一些道理,此刻仍有耳目一新之感。道祖和佛祖都俱大智大慧,如果没有你们,我等不知要在黑暗中摸索多久。”

太上道祖笑道:“哪里,大帝深不可测,成就不可限量。”

胡长生再次请教:“道祖,请问仙佛如何看待时间?”

太上道祖沉吟道:“时间亘古既有,天道自然,仙道无期,老道没有特别研究时间。仙佛两界的时间不同,释迦认为时间是微尘的变化过程,人只能通过万物变化来判定时间,除此之外不存在时间。”

胡长生暗暗点头,道祖对时间不感兴趣,情有可原,他的时间没完没了,根本没必要加快或减缓,至于灵宝天尊以千亿年掌握和利用时间,可谓用心良苦,因为他要尽快创造辉煌,然则两位天尊关系错综复杂,无论真假,都不好深问。胡长生道:“道祖,仙佛对空间的看法是否一致?”

太上老君摇了摇头,感叹道:“各取所需,仙家探索的是天地中庸之道。而释迦对次元世界情有独钟,对芥子纳须弥的理解有独到之妙。”

胡长生闻听此言,顿时愣了,脑子一片混乱。

恰在此时,众人飞出两界碑。太上道祖长舒一口气,含笑道:“千亿年来,我和释迦一直琢磨如何取长补短,共创一派新教,后来放弃了。仙佛可以合修,不可合信,可以合学,不可合义。”

胡长生恍然大悟,感觉全身通透,心境一片湛然。直到这时,他才将仙佛两教奥义真正理顺,妙啊,合学合修,各存信义,哈哈……

众人出洞,压力陡轻,不料胡公子大笑起来。只见他一飞冲天,在万里高空急速旋转,爆发出强大的气势,铺天盖地,虽然无形无色,但却势不可挡,竟然比两界碑隧道内的压力大了千万倍。

金银童子心慌意乱,催打青牛继续狂奔,居然借这股势力冲出八万里之遥。

琴心和琴韵心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