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 (第1/4页)

了一个问题,然后穷追猛打,无限放大,吸引眼球,当然了,这是媒体的一贯作风。

如果说他的这种批评还勉强算是有理有据的,那边另一个人的出现就是红果果的挑拨了,布伦亚克温特在好几家媒体上面发表了一篇叫《左右摇摆中的圣安东尼奥马刺队》。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马刺队一直在以球队旧有的体系和史蒂芬为外线主攻点的之间摇摆不定,一直也没有确定下来了一个固定原则,虽然说两者看起来没有冲突,马刺队也拿上了上赛季的总冠军,打破了两大魔咒,可是从长远来看,对于双方球员来说,都是一种损害。

球员没有上场时间,就没有数据,没有数据就无法证明自已,吉诺比利正是当打之年,史蒂芬是潜力新星,这种左右摇摆不定的作法,只能让两个人都无法发挥出他们最大的作用,看吉诺比利的场均得分下降就可以看出来,上赛季他的状态不好,还情有可愿,这个赛季已经完全恢复了,却仍然是这样,虽然他的助攻数上升了,可是对于他这样的球员,进攻才是他最应该做的。

而史蒂芬,布伦亚克温特更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吹捧,捧的史蒂芬都脸红不已,布伦亚克温特在文章中认为,史蒂芬是那种百年一遇的天才球员,马刺队不说迅速确定下来以他为建队核心,竟然还在摇摆不定,难道说史蒂芬加邓肯这样的内外组合还不如邓肯、托尼帕克、吉诺比利这个三驾马车,何况完全可以组成一个史蒂芬加邓肯加托尼帕克的组合,他们三个又没有什么冲突。

根据史蒂芬的得分效率,如果把史蒂芬的上场时间增加到科比、艾弗森、詹姆斯这种级别球员的上场时间,史蒂芬的场均得分应该在三十五分以上,绝对是联盟的得分王无疑,而且取得三十加七加七的场均数据也应该没有问题。

这样的史蒂芬全联盟任何一支球队都梦想拥有,而且史蒂芬并不是一个独占型的球员,从他的场均助攻数就可以看出来,这样的球员马刺队竟然还要摇摆,实在是太让人不理解了,波波维奇是不是太恋旧了,还是说他无法容忍史蒂芬的那种稍有点性格的缺点。

第311章 连败后的连续反应

这篇文章貌似中肯的立场和接近事实的猜测赢得了很多媒体和专家的赞同,被很多媒体转载或评论,就连马刺队球迷的官方论坛里面都出现了这篇文章,在球迷们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球迷们认为这篇文章很有道理,马刺队确实到了该选择的时候,究竟是该以史蒂芬为核心呢,还是说坚持目前的阵容,冒着失去史蒂芬的风险,有怀旧的球迷认为,就是靠目前的阵容,马刺队也足以拿下总冠军,如果改立史蒂芬为核心,可能会对球队造成伤筋动骨的伤害,进而影响到球队的稳定,如果说留下史蒂芬而不需要打破现在的阵容的话,那可以,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不说薪资上的压力,就是出手权和上场时间的分配都是一个问题,一年好坚持,时间长了自然肯定要有冲突了,以史蒂芬和吉诺比利的能力,那一个不是自视基高的球员,怎么肯久居人下或者说跟别人共享权利。

出于保守的考虑,他们希望球队能够保持现状,如果说可以留下来史蒂芬,那当然更好,如果留不下来,那就尽快做出决定,好聚好散,当然了这批人在球迷里面市场并不是很大,但是却都是那些颇有影响力的球迷,他们关注马刺队已经多年,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动。

还有一部分球迷则是希望把吉诺比利交易出去,然后竖立以邓肯、史蒂芬为核心的阵容和打法,马刺队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继承“冰人”乔治格文衣钵的外线巨星了,马刺队可以保证在未来十年,不十五年内保持竞争力。

乔治格文是马刺队历史上最值得怀念的外线巨星,他四夺常规赛得分王的桂冠,仅次于张伯伦和乔丹,他在马刺队的地位不次于为球队带来的总冠军的“海军上海”大卫罗宾逊。

还有一小部分球迷则是希望马刺队能够把两个人都留下,组建一支超豪华的阵容,从此统治整个联盟,夺得比凯尔特人还要多的冠军,这就属于梦想了,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被两队球迷齐斥痴心妄想。

一方胜在团结、影响力大,另一个方则是胜在人多,但却各自为战,双方又是搞投票又是搞辩论的,弄的是好不热闹,这件事越传影响越大,慢慢地马刺队阵内的气氛都有了变化。

球队们之间都开始议论起来,而且见到史蒂芬或吉诺比利后,也不敢随便打招呼了,至于史蒂芬跟吉诺比利两个人见了面,倒是还象往常一样,可是在别人看来,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