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 (第1/4页)

绞拢�负蹩梢钥隙ǎ�湔蕉妨ο嗟钡拖拢�谖铱蠢矗�灰�形逋蚓�癖�ψ魑�け福�呃龀霰�氖卤悴蛔阄�恰!�

赵抗听后也连连点头,事实上由于高丽太不起眼,此前他都忽略了高丽的力量。其实当初他们进攻上京时,如果高丽人胆子大点派出援军攻击赵军的背后,那后果不堪设想。虞允文如此谨慎,对前线的将军这未必是好事,可这正是军事总决策人必备的素质,赵抗对其更是欣赏。

接着虞允文又分析起了日本,在他看来,日本因为不可能跨海来攻,所以并没有什么威胁,也提供不了多少利益。而日本人口稠密,民风尚武,倒是练兵的好地点。不过如今大敌当前,日本还是暂时放放的好。

“这点我不赞同。”,赵抗当即表示了反对意见,“日本看似贫困,但是那里钱贵而米贱,这粮食生意大有赚头,而且因为与大陆间隔甚远的原因,里面有很多商业机会,是不能轻易放弃的。日本近海防御很强,如果放弃金石城这个据点,以后再想取回就难了,他们肯定不会再像上次那样大意。不过目前与日本已经达成协议,应该在一段时间内能够维持和平状态,所以从日本抽回部分兵力的想法可以考虑。”

“这倒是在下考虑不周了。”,被驳斥后虞允文也不生气,毕竟他对日本的了解,怎么能和亲身去过两次的赵抗相比啊。

接下来赵抗又将自己所知的大草原上各部族的情况一一告知了虞允文,以供他参考。

大草原的地位显然比日本和高丽要重要得多,虞允文比以往更加谨慎,足足花了超过一炷香的时间,才将思路整理完毕,开口问道,“殿下您刚才说,草原鞑子在海州一战损失至少有十万以上是吗?”

“就算没有十万,也有八万,而如果加上残废的,肯定超过十万人。”,赵抗的语气有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您之前说过,草原鞑子各部族的总兵力最多六十万,目前大草原还远没有统一,所以对我们有威胁的只是草原南部和东部的部族,他们的总兵力在三十万左右的样子,而这次损失的兵力也大都是他们这些鞑子的。也就是说,在短期内这些草原部族的兵力伤亡近半,应该不足为虑了。但是数年之后,他们就能完全恢复实力,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而如果在此期间草原部族完成统一的话,虽然总兵力会损耗不少,但是形成合力之后却要比现在四分五裂的状态可怕得多,那将立即对金国和大宋构成严重威胁,也会影响殿下的整个战略布局,希望不至于如此吧。”,虞允文叹了口气说道。

第二百三十三章 纵论天下(下)

赵抗现在也注意到了,虞允文虽然稍改了称谓,但仍然只说“赵国”,而并不是“我国”,“难道他不是求官来的?那么他此来所为何事呢?不管他,反正我看中的人,绝不会让他从我手中溜走!”

“不过以上只是指短期威胁,要一劳永逸地消除草原鞑子的威胁,在下也没什么良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虞允文继续答道,脸色有些难看。

“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他们,我倒是有方法的”,赵抗卖起了关子。

“什么方法?”,这个问题虞允文也想了很久了,所以这句话他几乎是脱口而出。

“这可是高级机密,只有核心成员才能知道的,目前全天下知道的,也不过呃,四个人而已。”;赵抗欲擒故纵地说道,希望藉此吸引虞允文求官。

不过虞允文可不像他那样还是个孩子,好奇心不足以影响他的行为,听罢只是一拱手致歉道,“是在下多问了。”

这可令赵抗非常郁闷,他这才发现,原来不是每个人都像他好奇心那么大的。

出乎赵抗的意料,虞允文并没有立即回到大食的话题上,而是突然说起两个被赵抗忽视了的国家“大理国”和“吐蕃”。大理国虽然国力不强,兵力也单薄,但危急时十多万军队还是征得出来的,再加上其独特的地势和水土,绝对是易守难攻。这在此前并没什么关系,但是既然想要大宋接收南洋诸国,那么大理国就成了钉在中间的钉子,非要拔除不可。由于大理国的特殊性,虞允文对此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当年大唐极盛时都征服不了南诏,现在赵国军力虽强,也远没到那个程度,而南宋那些极度守强攻弱的军队,就更不能指望了。

听到这里赵抗倒是轻松地笑了,“大理国远不像你认为的那样难征服,请先生听我分析:大理国之所以易守难攻,无非三点,瘴气、多山地形与无边的密林。而瘴气的问题我们早已找到解决办法,不然你以为我们赵国是怎么建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