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压���枷然厝チ耍�娲牵 薄U钥股�羲淙徊桓撸��杂型�疲�还笆直憷肟�嘶使��

大家这才意识到,赵抗虽然看上去还像个孩子,但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皇子,他同时还是一国的君主和大军的统帅。

“看上去还是个孩子,但已经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刘贵妃看着赵抗的背影,喃喃自语道。

虽然闹出了这么尴尬的事,但好在没有非当事人在场,而赵抗和那些妃嫔都不可能将此事说出去,所以这件丑事才没有传开。即使如此,那些妃嫔再见到赵抗时总是显得不太自然,而那件事中最乱来的刘贵妃倒是显得很坦然,令赵抗不由怀疑她那天也许真是喝醉了。

不久,除夕终于到了,这也是赵抗第一次和家人一起过年,两个姐姐更是开心得很,仿佛连身体都好了不少。经过这段日子的相处,赵抗对自己的父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原来我的变态,也不一定是老师培养出来的,说不定是从老头身上继承下来的呢。”

赵构这人其实很重感情,无论是对母亲、发妻还是现在的吴皇后和其他妃嫔,确实感情真挚,大概也只有当初对赵抗的母亲是利用居多,那么他究竟不正常在哪儿呢?

一般人如果失去挚友或至亲,会伤心难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赵构则不同。因为难过也不可能让死去的人活过来,所以他哭上半个时辰不到,就可以像没事人这样。做了亏心事也是一样,过上一点时间,他就完全不会内疚。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就是赵构他很会麻醉自己,这也正是他这些年来心中备受煎熬却依然保养得很好的原因。赵抗其实也是这样的,只是他也很难确定自己这样是来自于赵构的遗传,还是来自于陆仁的教育。这样的人,自己会活的很快活,因为快乐的时光长久,而痛苦则会很快过去,但在一般人看来则往往难以容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儿子在父亲死后下葬时已经能嘻嘻哈哈开玩笑,我想没人会认为他不是一个不孝子吧。

第三百二十七章 灵 感

赵构离完人还差得远,他极端自私,虽然他爱很多人,但为了自己,他是什么人都可以牺牲的。他心中的排序是:自己最重要,其次是自己的家人,然后就是外人,最后是敌人。也即是他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人,为了家人,可以牺牲外人,为了外人,可以牺牲敌人。

这点在赵抗身上也表现得很明显,不过赵抗比他父亲优胜的地方在于,一旦到了公事上,他就能以公平为第一准则,而不会因私废公,这就要感谢已故的陆仁了。

不管怎么说,在如今自己没遇到威胁时,赵构还是表现得相当温情脉脉的。赵抗也部分接受了他的感情,心中却在慨叹,“如果生在太平年代,他会是个好皇帝的,可惜,这就是命运吗?”

“不对!”,赵抗好像突然想通了什么,“这一切都是注定的!在那种局势下,根本不可能出现能平定乱世的好皇帝!”

确实如此,因为大宋崇文抑武,所以才会遭到灭国之祸。而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皇子,几乎必然对军事一窍不通。以赵构为例,他在赵佶的儿子里是唯一一个会武艺的,但也仅此而已,对军事他就完全是个外行人了,而其他皇子更不必说。要他们去平定乱世根本就不可能,没怎么接触过军队就会带兵的天才,几百年才出一个,比如虞允文和后来的伟大领袖,指望他们出生在某个特定的家族中,这概率比起买彩票也高不了多少。在这种情况下,要平定乱世,就必须改朝换代,出现新的皇朝,这样也许还有机会。但那对原先的皇族来说,可不仅仅是丢失权位那么简单,等待他们的是灭族

而如果靠手下的大将去收复失地,那么结果其实也是一样。如果失败,国力虚耗,很可能会就是一蹶不振,甚至亡国,那自然是死路一条。而如果成功,那黄袍加身的场景必定再度上演,就算大将再忠心也是没用的,部下为了富贵一定会将其硬推上去,就像宋太祖赵匡胤一样。而新皇帝能够善待旧皇族的概率实在太低,像赵匡胤这样的仁慈之君,历史上可没几个啊。

国家强盛,谁都希望,但如果要付出生命做代价,恐怕比例就远不到一半了。而如果要以自己全部族人的生命为代价呢?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而且就算真这样做了,也未必会有什么好名声,因为汉文明在历史上一直是以家庭为基础的。有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战国时魏国大将乐羊率军征伐中山国,他的儿子此时在中山任职,被抓作人质。中山王派人要求魏文侯退兵,不然就杀了他儿子,但乐羊毫不徇私,继续攻城。最后中山国被灭,而乐羊的儿子也被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