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4页)

然不会降罪于他,那么这些妃嫔则必然要成为替罪羊了。

果然,韦太后接下来就开始破口大骂,其用语之粗俗,连赵抗听了都脸红,也许是在北方蒙难时学会的吧。按韦太后的意思,除了吴皇后以外,所有的妃嫔都要赐死,而即使是吴皇后,因为未能劝阻赵构,也要受到祖宗家法的制裁。

那些妃嫔一听,大都跪地向韦太后哀求起来,只有几个已萌死志的妃子看上去还很平静。有不少妃子都向赵抗投来求救的目光,但这件事上赵抗也有很大的责任,这求情的话他根本不知该如何开口。不过赵抗虽然在涉及公事的时候冷酷无情,但是在个人感情上,他是连杀一个人都会难受的,所以他现在也很不好受。

就在这时,赵构的两个养子也赶来了,他们看到赵构如今的样子,自然能猜到这问题的严重性,都当场嚎啕大哭起来。看得出,赵构平时对身边之人还是很好的,即使是他一向不太喜欢的赵璩,此刻的痛哭也完全发自内心。

赵昚为人仁厚,听说韦太后要处死全部的妃嫔之后,连忙恳求她宽恕大家。可是显然韦太后已经怒极,非杀了那些女人不可,赵昚毕竟有所顾忌,只能徒叹奈何。

就在这个时候,赵构渐渐苏醒了过来,“不要杀人,母后,你知道朕是最讨厌看到人死的了。”

赵抗脸上微现喜色,但替赵构把过脉后,那点喜色便迅速消退了,“虽然不至于立刻就死,但最多也就是三个月内的事了。”

韦太后见儿子勉力说出这个请求,并拽紧她的衣服,一副不答应就不松手的样子,只能点头答应了下来。那些妃嫔由于原先太过紧张,骤然一放松,很多人都瘫倒了下来。

赵构虽然苏醒,但也知道时日无多,他看到赵抗内疚的表情,安慰道,“孩子,别难过,人总是要死的。朕一生作孽不少,也许这是老天的惩罚”

就在赵抗觉得眼睛开始湿润的时候,赵构已经开始安排起他的身后事来,“昚儿,你过来,让朕再看看你。”

赵昚流着眼泪膝行到赵构跟前,泣不成声。

第三百三十二章 其言也善

“昚儿,你是个孝顺的好儿子,朕也一直对你期望甚高。”,说到这的时候,赵构有意无意地看了赵抗一眼,搞得他耳根发烫。

“朕已经无力提笔,就宣口谕好了,朕现在立赵昚为东宫太子,有谁有疑问吗?”,赵构说到这的时候,特别看了韦太后和赵抗一眼。

韦太后虽然一直讨厌赵昚,但如今儿子就要死了,她如果反对只会令赵构为难,便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赵抗明白赵构看他一眼的用意,如果他此刻求太子之位的话,赵构还是会放弃赵昚而改立他的。但是对于此事,赵抗早有决断,再说以他的能力,也早已不稀罕南宋的皇位,所以他立刻向赵构摇了摇头。

而此时的赵昚自然是拼命推辞,说着自己能力不够之类的假话套话,这也不能怪他,在国内呆久了,都会这样。

赵构自然知道这点,但是他更知道,赵昚对他的孝心是真心,想把国家治理好也是真心,有这两点就够了,太老实的人还坐不稳这个位子呢。不过赵昚现在显然还是太年轻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地方,“昚儿,你性情宽厚、勤勉好学、忧国忧民,将来一定会是个比朕更好的皇帝。你其他方面朕都很放心,唯独一点”,赵构看上去很虚弱,已经有点上气接不了下气了。赵抗见状输给他一些真气,他的脸色才好了一些。

“请父皇示下。”,赵昚稽首道。

“你的性格略显冲动,城府不足。要知道,这世界上正义从来就不是必胜的,有理想是很好,但若凡事想当然就不好了。你要记住,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几千万人的命运,宁可错过,不可做错,人命远比金钱和面子重要,你明白吗?”,赵构其实是担心赵昚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发动北伐。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赵昚虽然应允,但此事上他一直有自己的看法,心中实在是不以为然。

赵构人老成精,怎么会看不出来,但目前也实在没有更好的人选,再说有赵抗的帮助,他似乎也不必过分担心,“还有,你因为经历太少,判断力还比较差,这一点你要向你大哥多多学习。”

“儿臣一定努力学习。”,赵昚又转身向赵抗作揖道,“还请大哥不吝赐教。”

“太子殿下多礼了。”,赵抗看着眼前做事一板一眼的赵昚,心中颇多感慨,“这就是儒家教育出来的人吗?虽然也能出些人才,但他们个个就如同模子里塑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