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页)

虞允文知道这么一直拖下去的话,金军虽然要付出很大代价,但金国的国力毕竟远在赵国之上,自己未必耗得起,更何况金军的援军还在不断赶来。无奈之下,虞允文终于派出使者向南宋朝廷以及身在临安的赵抗求援。

就在大家都陷入焦虑不安的时候,一向冲动的江晨星则显得很沉静,令熟悉她的人暗自揣测她是不是吃错药了。她在虞允文派人求援后不久找到虞允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什么?将营地前移?”,虞允文惊愕道。原来江晨星的建议是向军营向金军方向缓步推行,以压缩金军骑兵的活动空间。但是虞允文却立即便否决了她的提议,“不行,离开徐州太远的话,万一对方突袭徐州城怎么办?要是徐州失守,我们后路被断,那么士气一定大受影响,就实在太危险了啊!”

“大人请放心,徐州城坚,就算只靠临时征募的精壮,守上几天也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只要不离开徐州超过二百里距离即可,以我们近卫师的脚力,就算全副武装,也最多只要两天就能回援,大人勿虑。”,江晨星解释道,“而我军目前的困境如果持续下去,那么必败无疑,穷则变,变则通啊!”

虞允文最终接受了江晨星的提议,不过想到原本没什么学识的江晨星,现在看起来居然也显得有了点文化,他的脸上不禁有了一丝笑意,看来赵抗要求部级以上文官和师级以上军官学习文言文的命令还是满奏效的

于是,从次日起,赵军每天移动五分之一部队的营盘,而其他军队则严阵以待,不给金军乘机袭击的机会。虽然完颜亮一直没找到可以出兵的时机,但是他却注意到,随着赵军阵地不断前移,他们离徐州城是越来越远了

第三百六十九章 急行军

“陛下,万万不可!”,纥石烈志宁激动地劝阻道。原来完颜亮发现赵军营地渐渐远离徐州,他便打算亲率轻骑袭取徐州,断掉赵军的后路形成包抄之势,到那时胜利便唾手可得了。可没想到,纥石烈志宁立刻就强烈反对这个计策,令他很不高兴,但纥石烈志宁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

“陛下,如果我军兵力骤减,敌军一定会察觉到,所以若要奇袭,兵力不能便太多。而带着万余骑兵突袭敌军后方的城池,这是很冒险的行为,万一对方及时回援,则我军很可能被聚歼在徐州城下。陛下您是万金之躯,怎么能冒此奇险呢?”,纥石烈志宁继续劝阻道。

“可是除了朕,军中还有谁有突袭破城之能呢?”,完颜亮承认纥石烈志宁说的很有道理,但他又不想放过这个机会。而随着女真人的迅速汉化,金军中猛将日渐稀缺,像布萨忠义和纥石烈志宁虽然个人的武功不错,但带兵冲锋陷阵的能力并不出众。而能令所率军队战力大增的顶级猛将,居然就剩完颜亮这个金国皇帝了,实在是很搞笑的一件事

纥石烈志宁眼见劝说无效,便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陛下您若是执意要去的话,微臣倒是有个主意。我们不妨这样”

“妙啊!”,完颜亮听后赞叹道,心中却是一惊。要不是纥石烈志宁在政治方面几近白痴,他还真不敢如此重用他。

虽然赵国如今的谍报能力较以前有所下降,但是斥候们还是很卖力的,所以北伐军对金军的动向还是一清二楚。虞允文很快就接到报告,说是有金军数万骑兵离开了大营,不知去向。但虞允文一下子就判断出金军的目的地肯定是徐州,因为海州和密州有海军的协防,泗州和沂州则都成了空城,没有攻击的价值。再说徐州较近,就算遭到反击也有机会撤离。

由于情报的滞后性,现在金军恐怕已经逼近徐州城了,虞允文毫不迟疑,立刻召来江晨星商议此事。徐州若失,北伐军主力将陷入两面夹击之中,而且粮道的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所以徐州非救不可,而在本方缺乏骑兵的情况下,能依靠的只有江晨星的近卫师了。

终于领到战斗任务的江晨星喜上眉梢,立刻集合全师出发。为了保证行军速度,江晨星没带上那些身上有伤的士兵,全军放弃了防护以追求最强的机动力。但是神臂弓还是全部带齐,这是为了预防对方使用弓骑战术。

完颜亮率领的三万骑兵基本上都是高丽兵,他也知道这次行动相当冒险,所以带炮灰来是比较划算的。反正在野战之中,他靠着盖世神功和宝马之力,突围并不难,何况还有十二个“铁卫”随行呢。

金军刚一抵达徐州城下,立刻就发动了猛攻。徐州的确城坚,但兵力太少,虽然“号召”百姓登城防守,但陷落也就是两三天的事。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完颜亮是想赶在赵军来援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