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其实赵抗对将领们的贪心倒并不怎么敌视,在他看来这是人之常情,自从赵军建立以来,他已经多次提高官兵军饷和待遇就是明证。甚至官兵若对生活不满,也可以向他提出意见,甚至是主动退出军队赵抗也不会拿人家怎么样。可是,若有军官胆敢欺瞒于他,那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而这次被查出问题的家伙九成都是属于这类情况。赵抗为了不出现错杀的情况,命令情报部门只将核查后证据确凿的名单呈上,即使这样涉及到的人数也多达一百一十九人,其中不乏位高权重的大将。

由于赵抗长久以来的积威和他深入人心的吝啬形象,敢于私吞战利品、从铁公鸡身上拔毛的不过寥寥数人,还都是下级军官。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赵抗对他倒并没怎么重罚,只是采取了扣功勋和罚款的方式,即使是一个军功不够扣和一个交不出罚金的,赵抗也根据已经较赵军成立初期宽松不少的新军规只将其贬为奴隶五年而已。

可是,对于另一种被大家认为司空见惯的情况,赵抗的措置则极为严厉,那便是虚报战功。说起来虚报战功在历朝历代的军队中都是心照不宣的普遍现象,无论是军方还是朝廷,都默认了这一潜规则,军官可以多要饷银,而负责经手的文官既可以从中抽取好处,也可以借某次数据不实,进而怀疑所有的战后统计结果,从而有理有据地克扣军队该得的粮饷,有效地打压和控制军队。可是赵抗却绝对不能容忍这种现象在他的军队中出现,这一点从他在宣传中一直严禁夸大战果就可以看出一些迹象了。对战果和损失照实宣传,虽然在初期容易引起境内民众对战争的厌恶和不满,但与此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民众对于战争的忍耐力,更主要的是,官府可以逐渐获得民众的完全信任。大家都会想,官府连打输了都不瞒我们,还有什么时候会瞒我们呢?一切相信官府就会成为他们不自觉的习惯,到了那时官府无论想要民众怎样配合,难度都要小得多了。当然,赵国孤悬海外的独特性,才使得赵抗的这一“老实”做法具有可行性,如果是大陆国家,邻国只要在初期的困难阶段一渗透,很快就是身死国灭的结局

赵抗决定重处虚报战功的行为,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要增加百姓对他对赵国官府与军队的信任,更多的还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赵国人才济济,在军事上堪称天才的就至少有三人,而人才更是如同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出来。可是,天才归天才,如果得不到准确的情报,就成了聋子和瞎子,比起那些庸才来也好不了多少。当然,即使军中虚假成风,那些军事天才依然有可能根据经验推断出真实情况,可是运筹每多一个环节,战争便多一分失败的可能,既然现在纠正还来得及,赵抗怎么会让这种隐患继续存在下去呢?

这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可是赵抗真要下那狠手,又有些于心不忍,尤其是这批军官中,还有像第一军军长郭玉这样的大将。比起郑南臣、江晨星,甚至是孙大鹏等人,郭玉的军事才能也并不显得怎么突出,而他之所以能爬到这样的高位,与其对赵抗的耿耿忠心是分不开的。郭玉本是魔门长老之一,要不是他当初死顶赵抗,现在有没有赵国还很难说。其后发生的历次战斗之中,他虽然由于自身军事才能算不上出类拔萃,功劳远比不上那几位逸才,可就凭着他忠实地执行了赵抗的每一个命令,他依然一路高升,直到成为赵国最重要的部队——第一军的军长。赵抗这样做也不纯粹是出于私心(稳固统治不算是私心),对于一国之君来说,手下既要有像江晨星这种敢于违逆自己并临机决断的“刺头”,也需要像郭玉这样老实听话的将军,要不大家都无视他的命令各行其是,他这国王也没有必要继续存在下去了

但是,由于功勋不足,郭玉的军职虽然已经很高,但却连爵位都没有,而军阶也才刚刚达到稗将的级别,较之其他几个军长甚至那些师长都矮了一截。在这种情况下,郭玉心理不平衡也就很正常了,而他为人谨慎,只敢在那些内部平乱的小规模战斗中弄虚作假,却没想到赵抗竟然对此如此敏感,这下可真是撞到枪口上了

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大陆

赵抗从不徇私,这次也没例外,那批弄虚作假的家伙全都依法进行了惩处,其中三十四人被判处死刑,包括已经是一军之长的郭玉。弄虚作假这个在其他地方不算太重的罪名,却要了郭玉这种高官的命,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一时风气肃然。而见到赵抗连对自己最重要的亲信都如此绝情,众臣在有些兔死狐悲的同时,也打消了动起花花肠子的念头,他们再次确认了这句话,“在赵国老实人是永远不会吃亏的”。

“你恨我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