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又抬目冷冷环视上方山坡,倏地,安王目光一凝。

只见郁郁葱葱的山林中,有几面旗帜若隐若现,正午艳阳正炙,那位置折射出一片刺目的银芒。

银芒?

安王立即就想起那位所向披靡,疑似齐王的“杨泽”。

他马上瞪大眼睛,凝神看去。

只这距离其实并不近,人脸肯定分辨不出来的,又有树影摇曳银芒刺目,这要如何看?

但安王依旧死死盯着,眼睛被刺得都溢出水意了,他视线还是未曾移开。

终于,有薄云飘过遮挡了太阳,那人一动,银芒收了收。

很小的人影,只能看见上半身,半张模糊得根本无法分辨的轮廓,却隐隐约约的,似乎能和记忆中的那人的侧脸重合在一起。

“啊!”

安王栗然一惊,猛往后一仰竟险些从马背上一头栽下。

第97章

混战正酣; 喊杀声兵器交击声连成一片; 魏景立于坡上,俯瞰下方早呈大胜之势的战局。

据报; 安王就身处此支敌军。

己方本大占优势,他就不下去了,地势不开阔; 暴露的风险大大增加。

不过; 若能就此歼杀安王,荆州失首,将是一个趁势取之的大好时机。

他命全力灭杀敌军; 并寻找安王所在。

若找着了,他不介意亲自下场。

然可惜的是,混战开始后大红帅氅一闪而逝,哨兵们就再寻不见其踪迹。

只若魏景没猜测错误; 安王必在前头这一段,以便突围。但前头一段实际范围并不小,敌军不畏生死突围战况极激烈; 乱军之中,要找一个人颇不容易。

“找骑马的; 安王所在必定防卫极严。”反正往敌军密度大处找,若能找到团团被守卫的一点; 此处必是安王所在无疑。

魏景扫视下方,亲卫立即将话传下去,并连同哨兵们瞪大眼睛往下看。

而身处混战之中的安王; 在隐约看见那人轮廓的电光火石间,一凛:“王通,你等速速散开!”

对方居于高坡之上,绝对不仅仅是为了观战的!

瞬间安王冷汗浸透重衫,他一把抓住马鞍坐稳,喝令:“速速有序散开!不可急切,万不可再围拢!将敌军放一些进来!”

王通尚有些不解,但亲卫校尉已隐隐明悟,不过不管懂或不懂,二人得令立即率兵卫们缓缓散开,再不紧密聚集。

有敌军被放进来,安王手持一柄捡起的普通长刀,咬牙杀敌。

鲜血喷溅在脸上,他甚至腿部被刺伤,都没有下令改变这个状态。

安王命不该绝,这般蛰伏约莫两刻,前方喊杀声骤然高亢,有沉闷奔跑声传出。

陈昂徐苍等将终于撕开包围圈的口子,苦苦挣扎的荆州军精神一振,立即顺着口子冲杀过去。

安王最终被护着成功突围。

但很惨烈,九万将士仅剩三万。

万幸的是,走另一边的卫诩稍早一步察觉不好,连连下令后军转前军,急退,没有落入埋伏圈。他且战且退,最终从另一条道退回荆州,损伤轻微。

两军汇合,安王率二十万大军前来,如今只剩一半,仓皇进了关,终于安全了。

损失如此之惨重,但安王既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召军医裹伤,他第一时间就传了心腹来问。

张大二人可已抵达?

张大何人?

安王早前放在益州谷城的眼线。

之前,他怀疑杨泽即是魏景,卫诩便说或可传讯益州,杨泽常驻谷城,己方眼线有亲眼见过其人也不定。

安王随后就传信了。

魏景虽少现人前,但到底没有藏头露尾,还真有两人机缘下见过他的真容。

这一个叫张大,另一个叫李实。

二人接令从益州急赶而出,等在荆州已有几日。

安王立即命将人传上来。

“杨泽形貌如何?”

张大二人一进营帐,安王劈头盖脸就问,二人慌忙见礼,并回禀。

“杨泽形容英伟,身高体长。”

张大想了想,探手比个高度,约莫比安王高半头。

嗯,高度也对上了。

安王眸色沉沉:“你可记得他的容貌?”

杨泽这样一个凌然于众的男子,即便只匆匆见过一回,但倘若能再见,张大二人肯定能第一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