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听说元恪礼冲出来之后,急着要回陈平关,是你拦住了他,说陈平关必然已经失去,要从玉门郡绕过关后,才有夺回希望?”

“末将无能,不知玉门郡已有敌人拦截,以致贻误战机”

“什么战机。”青曈摆手打断他,”你若补阻拦,两万陈平守军、两万玉门守军全得断送,那还哪里有洛川大捷?“

司马谦很想谦虚一下,但是看皇帝的脸色并不好看,没敢做声。”

“今晚你收拾一下,不要回洛川了,就是云中呼林关镇守吧。”

司马谦有些为难地看着她,“陛下”

呼林关可不比陈平关,陈平关只是一座关口,常备守军只有三千人。而呼林关实际上是一座附带很多县乡的城池,又处于紧挨西瞻的大苑第一道门户,所辖常备军足有三万。

三千守军可以由一个参将率领,可是三万士兵中,参将需要十个,副将也有三个。

以前镇守呼林关的可是二品定远将军周远征!那是主将!周将军死后,坐镇呼林的也是个三品军衔的威远将军!他一个参将,怎么能领导得动?

“呼林关主将受伤不轻,送去渝州天凌城医治去了。你领四品果毅将军衔,做他的副手,暂代他行使主将职能。”

司马谦目瞪口呆地看着她,四品将军?自己没听错吧?

直到这时,青曈才露出一丝微笑,“打仗的时候宫升得快一点没什么可奇怪的。”

十六 惆怅

司马谦做梦一般走出帐中,青曈眉头立即又锁了起来,回望元修,“你发觉有什么不对没有?”

元修默然不语,用指甲在桌子轻轻地刮,这是他思考问题时的习惯,青瞳也

没有催他,听着那烦躁的咯吱咯吱声,安静地等着。

过了好一会儿,元修还是摇摇头,叹道:“若说不对之处,臣能说出很多,但

是忽颜为什么要这么做?臣愚钝,实在想不出,陛下可否为我解惑?”

青瞳摇头苦笑,‘我很想为你解惑,可惜抱歉得很,我也想不出!”

青瞳跟在军中,她有车辆代步,并没有感受寒风之苦。司马谦连夜将元恪礼

的军报默想出来,工整地抄录呈上,青瞳叮嘱他…些事宜,就打发他赶路了。

司马谦来的时候只是小小参将,带着几个人千里奔波,给元恪礼跑腿送信,

走的时候官职却已经在元恪礼之上。他带着元修特别选出的一万精兵,浩浩荡荡

而去。这些步兵都配了马匹,速度远比大军行进要快,不一会儿就不见踪影。

青瞳坐在摇摇晃晃的车中,拿着军报摇摇晃晃地读。司马谦写得十分详细,

他揣摩皇帝心思,似乎对战役细节很感必趣,于是将陈平、洛川两处战争的经过

仔仔细细写了下来。

表面上看,是洛川大胜陈平大败,但是死在陈平关脚下的西瞻士兵是洛川的

一倍有余。要叫青瞳说,陈平关取得的胜利更大。西瞻国土面积虽然比大苑大得

多,人口加在一起,也只有大苑的十分之一左右,对于他们来说,最怕的就是士

兵损失,

元恪礼虽然丢了陈平关,但是那五天据守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司马谦都升

官了,即便不升他的官也不应该过分苛责。青瞳提醒自己,记得叫元修嘉奖了洛

川守军,再飞鸽传信,让已经有了足够经验并能修改工事的元恪礼前往大散关帮

助守关,元恪礼定能看出此举是准备给他积累军功,心里就安定了。

她用指甲在此处掐了个汜号,就接着专心读下去。洛川的布防修改得不错,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台推广至所有关口,至少别处未必有洛水这样的急流

可以依仗。司马谦为人厚道,替元恪礼说了不少好话,此次洛川大捷,和元恪礼

身先士卒冲击士兵士气是分不开的。青瞳边读边在这里也掐了个记号.能做

到临敌不惧的将领也挺可贵,何况元恪礼这里还有元修的面子在。

读完之后,青瞳不禁暗暗叹了一口气,洛川大捷的战果还可以再扩大一些!

如果她是元恪礼,就会缀着败兵时西瞻营地来一次突袭。

此刻西瞻大军都明明白白在自己身前,又不是像陈平关一样,有十万军队在

后背虎视眈眈,何况此次薛延陀部兵败也是真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