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1/4页)

这等于是白给苏城几个煤矿了。纯以价格论,最少是几千万元。

苏城再次犹豫了一下,还是抱歉道:“煤头甲醇,实在不是我们想搞的技术。”

他在山*西投资,很大程度上是看重了山*西的煤炭资源。就时间而言,只要给他2年时间,解决了天然气包销的难题。立刻就能携胜利之势,遍访山*西之“名山大川”。到时候,自然是想要哪个煤矿,就能得到哪个煤矿。

这种中国的政治商业,其实也是外国人遵循的政治商业。先冒风险。再得厚利,皆是如此。山*西的煤炭已经采掘了数百年,富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脚下的土地价值。就算是在煤炭价格低缓的时代,要想获得那些储量过亿的煤矿,也是非常艰难的。传说中一夜暴富的故事中。除了官宦子弟,即使是最好的时间,能够廉价拿到的煤矿,最大不过是千万吨级别,开采二三十年,总价数亿元人民币罢了。

要想拿到好煤矿,首先就要与政府进行深度合作。

但是,万省长的要求,显然是苏城无法达到的。

虚晃几枪后,万省长告辞离开。

两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心情都好不了。

苏城定了晚上的飞机,准备今天就走。明天就是年三十了,留在北京,也无法办事。

他脑袋里转着念头,自斟自饮的喝着茅台。平日宴请,他最多喝三四两酒到头,今天却控制不住的往里倒。

他又倒满了一杯,正要喝的时候,酒杯却被人给盖住了。

“苏董,怎么一个人喝闷酒?”来的人竟是王胜。

苏城大着舌头道:“你怎么来了?不回家过年了?”

“我接老婆孩子来北*京玩,今年在大陆过年。”王胜笑了笑,又问:“谈的不顺利?”

苏城摇头。

“总不至于比阿布扎比难吧。”

“阿布扎比,我知道结果。这一次,我不知道。”苏城喝的有些头昏,顺口就说了出来,转瞬打了个哆嗦,有些清醒了。

王胜却以为他说的是王储,于是笑道:“在大陆,你也可以找一下上层嘛,铁道部不能解决的事,到了上面,说不定就是个小问题。”

苏城似明非明的点头,却笑道:“他们找过相关领导了,事儿太小,还是打回来了。”

王胜看到苏城这样,一点意外的表情都没有,反而笑的很开怀,神秘兮兮道:“苏董,我们台塑,有一个大计划,估计会在下半年实施,到时候只要通过,无往不利,你现在的优惠条件,根本不算什么……”

苏城喝的半晕不晕,看着面前这个台湾老男人操着一口娇滴滴的台湾腔普通话,笑的咧开嘴,就差伸出个兰花指,忽然震了一下,一下子想到了他们老大,王永庆说过一句话:

过去国家的强弱,决定于她的钢铁生产量,但是今天的情况不同了,转变为决定于石化业的产量,全世界都在往这方面发展!

他一下子酒醒大半,台塑会和自己合作,绝对是有大事件,自己在山*西搞不定一个石化基地,但是他们曾经可是轻松的就让中央领导人在厦*门画了一圈……

苏城耐着恶寒,回了一个傻笑,一把伸手握住了王胜道:“来来来,陪我喝几杯。”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胜喝了两杯酒,对苏城勾肩搭背的道:“这个大计划,非常厉害。但我现在不能告诉你。”

他说的不清不楚,但是,苏城转动着稍显迟钝的脑筋,按照时间来推算,很容易想起一个词“海*沧计划”。

今年下半年,台塑集团将向北*京秘密提出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庞大的投资计划。整整七十亿美元,用于建造一座年炼油1000万吨,乙烯70万吨的石化工厂,并自备电厂、远洋与内河运输船队,产品全部供应国际市场。

围绕该设想,台塑提出了多点要求。他们要求大陆提供一定数量的原油,以及可供建厂的土地,还有一定量的资金……

为此,中央领导大笔一挥,在厦*门海沧拨出了一万五千公顷的土地……也就是150万亩土地。

然而,谈判和准备了三年,最后时刻,台湾当局叫停了该计划。理由是对台湾的政治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苏城装作喝酒迷糊,哈哈大笑道:“这个你不能告诉我的大计划,要我做什么?”

王胜哪知他早已看穿,遮遮掩掩的道:“因为是石化项目,所以,要稳定廉价的原油,想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