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我就说,这位苏城厂长,是我见过最厉害的中国人。他那天的眼神明显是有秘密武器的。他说滴油不下海,钻井的时候,想必也有技巧。”詹森用英语开着玩笑,道:“这就是我们哈利伯顿的合作伙伴,费诺尔现在能明白我们的选择了吧,大华实业在中国,是相当厉害的公司我们购买了他们好几样专利使用权,卖的都很不错。”

“嗯,如果哈利伯顿能买下这项防渗漏的专利,我们费诺尔船业公司愿意购买使用费。欧洲的环保标准越来越高了南美的要求也不低。”西蒙所在的费诺尔船业并不是很大的公司,而是典型的德国中型企业他们往往掌握着一些关键技术,雇佣高薪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并着力在某个领域不断开发新技术。但对于附属的其他技术,他们往往以最少的钱购买使用费,而不会直接购买专利。

哈利伯顿则是典型的美国式的庞然大物,喜欢设立标准,以资本运作不断的进行扩张,购买专利是家常便饭,购买公司也是平常之事。西蒙劝詹森买下来,也是为了使用的时候方便。

詹森出乎意料的否决了,道:“大华实业有点像你们,他们规模不大,很少出售专利,只出让使用权。”

“真是遗憾。”西蒙又晃着脑袋道:“有点浪费啊,这么好的技术,用在这么简陋的平台上,那东西才多大,能够采出石油,都让人惊讶。你看到他们用的油管吗?就是用普通的陆地油管改装的,直接通道陆地上去,不能再简单了。”

“他们马上会建大的钻井平台了。”詹森心情不错,颇有维护之意。大华实业开建钻井平台,必须外包各种技术和设备,其中的关键设备,大量向哈利伯顿采购,极大的提升了他们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量。

西蒙不甘愿的道:“大钻井平台,以他们现在的基础,不是要两年时间?真不知道阿布扎比的贵族们在想什么……”

詹森微笑的道:“已经开工了。”

西蒙一惊,道:“怎么可能?他们不要设计吗?”

“听说早就设计好了,工厂进入生产化了,要不要去看?”

西蒙立刻点头。他本人就是工程学士毕业的,做了快20年的工程技术,才转作管理和销售,现在也没有把技术丢下。

两人约定时间,分别回酒店休息。路遇篝火晚会,却见庆祝活动依然在继续,新建油田没什么娱乐活动,好容易逮住机会,大家怎会放过机会。而且,实验型的钻井平台首钻成功,的确是值得庆贺的好事。

西蒙突然有些羡慕,望着大工业时代的工人们,却道:“正在快速增长期的时代,果然是最幸福的时代。”

“哈利伯顿估计最多5年,中国大陆将是我们在亚洲最重要的销售地区,你们费诺尔船业,也应该考虑到日后的增涨……”

西蒙警醒的问:“哈利伯顿要插足中国海洋石油产业吗?”

詹森怎么也不啃说了。

济南动力机厂。

詹森和西蒙换了牌子走入厂区,陈祖年看在他们是老外的份上,给配了一名办公室的向导,也是防止他们走错了地方。

四千亩的土地,已经重新平整规划过了。宽广的纵深一眼望不到头。宽阔的马路足有8车道此时只有几辆自行车形影孤单的经过。

建厂之初就有的粗壮大树随处可见,其中既有正在抽枝的落叶树,也有苍翠丰硕的松柏。

绕过一片小树林,入目所见竟是一片微波荡漾的人工湖,青绿色的荷叶漂浮在湖中,随风轻动。

湖的边缘,是木板和石子路且有引入的小桥流水,竹林雅亭,建的如同苏州园林一般。

独立的车间,如同湖边的点缀似的,绕湖修建。

来自21世纪的工厂模式的,看的西蒙眼都直了。詹森亦是目瞪口呆,望着前方郁郁葱葱的树林和下方的休息椅,不禁道:“简直像是把纽约的中央公园移植了过来。”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笑而不语带着他们绕湖而行听了一串赞叹后,才指着前方的红砖厂房道:“那里就是四车间了,苏厂长就在里面。”

“在车间?”詹森不习惯的道:“苏董在车间做什么?”

“就是做普通工人做的事,你们去了就能看到了。”工作人员帮他们向内通报后才离开。

詹森和西蒙懵然进入厂房,果然见到苏城正在操作一台切割机,溅的满地火花。

周围的工人各司其职,忙的不亦乐乎。

詹森和西蒙都是专业人士,一眼就看出了工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