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 (第1/4页)

越是难以查明,便越是表明这个计划谋划的高明,也越是让李林甫对王源有些忌惮之意。所以王源留在杨国忠身边才是李林甫最忌惮的一步棋,他可不希望杨国忠身边有个这样的人替他出谋划策。而现在杨国忠居然要取此人的短处,舍弃此人的长处,将这个他身边唯一能帮他出主意的人派到讨伐南诏国的战场上去,这可是李林甫正是求之不得的。所以杨国忠一提出来,李林甫便几乎立刻同意了,让杨国忠都觉得很是奇怪。

至于安禄山同意的理由则更简单了,他只是不想得罪左右相国中的任何一位,这两位他目前都要笼络住。和杨国忠之间关系有些不睦,正好这次送个顺水人情。至于王源当不当剑南节度副使,安禄山根本不关心,他也没觉得王源是他的对手,即便此人刚刚从他的重重围剿中逃脱。安禄山可不会为了这么点事情而坏了自己的大事。

虽然不解其意,但这件事已经十年箭在弦上了,王源拱手施礼道:“陛下,臣不敢说自己是将才,但只要陛下信任,朝廷信任,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玄宗惊讶道:“你竟然同意了,朕本以为你会拒绝呢。看来朕想错了你了,你虽是文人出身,骨子里却是一副金戈铁马的心思,哈哈,倒也有趣。”

王源道:“文也好,武也罢,只要能为朝廷效力,臣无所谓。”

玄宗道:“你可想好了,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讨伐南诏国之战节节胜利,国忠呈上的战报说快要打到南诏都城大和城了,但即便如此,战场上变数甚多,还是很危险的。”

王源道:“陛下莫要担心臣,臣正需要这般历练。杨左相之所以举荐臣,恐怕也是希望臣历练一番的意图。”

杨国忠点头道:“正有此意,王源年纪轻轻便已经立足朝堂之上,虽然人很聪慧也有才能,但毕竟资历浅薄,未受历练。若将来想成为大唐的栋梁,辅佐我大唐万年江山的延续不朽,便需要这时候流血流汗的历练。不仅是王源,许多青年官员也都需要机会去历练,这样老朽之臣将来无法为国效力时,也可放心的将辅佐之责交给他们来承担。这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玄宗呵呵笑道:“国忠想的很远啊。”

李林甫也呵呵笑道:“左相脑子灵活,想的比老臣多的多。他说的对,像老臣这般的便是老朽之臣了,确实也撑不了几年了,确实该物色历练能接替朝中老臣的青年才俊历练了,老臣完全赞同左相的意见。”

玄宗笑道:“国忠说的不是你,相国老当益壮,何出此言。”

杨国忠忙对李林甫拱手道:“李相莫多心,我只是这么一说罢了。李相是大唐脊柱,无论何时都是需要李相坐镇朝堂的。有你在,陛下才能安享清闲。”

“对对对,朕还想多享几年清福呢,相国可别撂挑子。”玄宗微笑道。

“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林甫高声道,眼圈有些发红。

“那么这件事便定下来了,稍后朕着学士拟旨宣布,至于赴任的日期,国忠你和王源商议决定吧,朕也不操那份心了。总之你给朕说的话要兑现,明年夏天之前,我要看到南诏国臣服的消息,要么归顺,要么剿灭,你可不能让朕失望,这一战耗费了不少财物兵力,决不能无疾而终。”玄宗冷声道。

杨国忠脊梁后冒冷汗,但还是面色坚毅斩钉截铁道:“陛下放一万个心便是,南诏指日可灭。”

第三八零章 现形

(二合一章节,今日无更了。谢:落风star、不念浮生sama、moshaocong等兄弟的打赏月票。)

午间玄宗赐宴,几个人和和气气相敬如宾,融洽的好似一家人一般。李龟年被召上来唱了一首曲子,乐师歌姬们更是忙的不亦可乎,气氛既热烈又融洽。

宴席结束后,玄宗回寝殿休息的时候还非常开心的对杨贵妃和高力士说:“君臣和睦,上下齐心,刚才的宴席让朕想起了朕登基的时候。朕很高兴现在的局面。奚族人归顺,突厥有王忠嗣防着,南诏国指日可灭,朕无所求了。”

杨玉环微笑道:“恭喜三郎了,我真替三郎高兴,祖上未完的大一统大业陛下终于要实现了。”

玄宗哈哈大笑道:“借爱妃吉言,朕还想说能活个二十年,到时候亲眼见到这一幕。”

高力士跟在一旁自始至终没有说话,面色木然。

……

玄宗离开之后,宴席顿时作鸟兽散,先是李林甫第一时间告辞离开,再是安禄山紧接着告辞离开,只剩下杨国忠和王源两个坐在沉香亭中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