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部分 (第1/4页)

'13'壬辰,齐主如晋阳。

'13'壬辰(疑误),北齐武成帝去晋阳。

'14'周以太保达奚武为同州刺史。

'14'北周任命太保达奚武为同州刺史。

'15'六月,齐主杀乐陵王百年。时白虹晕日两重,又横贯而不达,赤星见,齐主欲以百年厌之。会博陵人贾德胄教百年书,百年尝作数敕字,德胄封以奏之。帝发怒,使召百年。百年自知不免,割带留与其妃斛律氏,见帝于凉风堂。使百年书敕字,验与德胄所奏相似,遣左右乱捶之,又令曳之绕堂行且捶,所过血皆遍地,气息将尽,乃斩之,弃诸池,池水尽赤。妃把哀号不食,月余亦卒,犹在手,拳不可开;其父光自擘之,乃开。

'15'六月,北齐武成帝杀死乐陵王高百年。当时太阳周围有两道白虹,横贯而不相通,赤星出现,武成帝想用高百年的性命来驱除灾异现象。恰巧博陵人贾德胄教高百年写字,高百年曾经写了几个“敕”字。贾德胄把它封好奏报给武成帝。武成帝看后大怒,派人召来高百年。高百年自知免不了被治罪,便割下佩带上的玉留给妃子斛律氏,在凉风堂见到武成帝。武成帝叫高百年写“敕”字,证实字迹和贾德胄所奏报的相似,于是命令侍从对他乱打,还拖着他绕凉风堂边走边打,经过的地方遍地是血,临断气时,将他杀死,把尸体仍进水池,池水都染红了。妃子拿着玉哀叫绝食,一个多月后也死去,玉还在手里,紧握成拳无法掰开;她的父亲斛律光亲自去掰,才掰开。

'16'庚寅,周改御伯为纳言。

'16'庚寅(初三),北周把御伯改变纳言。

'17'初,周太祖之从贺拔岳在关中也,遣人迎晋公护于晋阳。护母阎氏及周主之姑皆留晋阳,齐人以配中山宫。及护用事,遣间使入齐求之,莫知音息。齐遣使者至玉壁,求通互市。护欲访求母、姑,使司马下大夫尹公正至玉壁,与之言,使者甚悦。勋州刺史韦孝宽获关东人,复纵之,因致书为言西朝欲通好之意。是时,周人以前攻晋阳不得志,谋与突厥再伐齐。齐主闻之,大惧,许遣护母西归,且求通好,先遣其姑归。

'17'当初,北周太祖在关中追随贺拔岳时,曾派人到晋阳迎来晋公宇文护。宇文护的母亲阎氏和北周国主的姑母留在晋阳,北齐人把她们安置在中山宫。宇文护当权以后,派人到北齐去寻找她们,得不到音讯。北齐派使者到玉壁,要求开通和北周之间的贸易来往。宇文护想访求母亲和姑母的下落,便派司马下大夫尹公正去玉壁商谈,北齐的使者非常高兴。勋州刺史韦孝宽捉到关东人,又把他们放掉,还写信给北周表示愿意和对方友好相处。这时,北周因为以前进攻晋阳没有达到目的,准备联合突厥再次攻打北齐。武成帝听到后十分害怕,于是答允送回宇文护的母亲,请求双方和好,先把宇文护的姑母送回去。

'18'秋,八月,丁亥朔,日有食之。'18'秋季,八月,丁亥朔(初一),发生日食。

'19'周遣柱国杨忠会突厥伐齐,至北河而还。

'19'北周派柱国杨忠会同突厥讨伐北齐,兵到北河就返回了。

'20'戊子,周以齐公宪为雍州牧,宇文贵为大司徒。九月,丁巳,以卫公直为大司空。追录佐命元功,封开府仪同三司陇西公李为唐公,太驭中大夫长乐公若干凤为徐公。,虎之子;凤,惠之子也。

'20'戊子(初二),北周任命齐公宇文宪为雍州牧,宇文贵为大司徒。九月,丁巳(初二),任命卫公宇文直为大司空。追录当初辅佐君主的元勋功臣,封开府仪同三司陇西公李为唐公,太驭中大夫长乐公若干凤为徐公。李是李虎的儿子,若干凤是若干惠的儿子。

'21'乙丑,齐主封其子绰为南阳王,俨为东平王。俨,太子之母弟也。

'21'乙丑(初十),北齐武成帝封儿子高绰为南阳王,高俨为东平王。高俨是太子的同母弟。

'22'突厥寇齐幽州,众十余万,入长城,大掠而还。

'22'突厥入侵北齐的幽州,共有十多万人,进入长城,在大肆抢掠后退去。

'23'周皇姑之归也,齐主遣人为晋公护母作书,言护幼时数事,又寄其所著锦袍,以为信验。且曰:“吾属千载之运,蒙大齐之德,老开恩,许得相见。禽兽草木,母子相依。吾有何罪,与汝分离!今复何福,还望见汝!言此悲喜,死而更苏。世间所有,求皆可得,母子异国,何处可求!假汝贵极王公,富过山海,有一老母,八十之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